——我的課外閱讀觀之二
讀書不做筆記,猶如雨點落入大海,無蹤無跡。 這是古人曾經總結出的一條教訓。元末著名學者陶宗儀,每天利用耕田種地中的休息時間,把平時讀書的心得體會、所見所聞隨手記到樹葉上,放到瓦罐中,十年功夫攢了幾十瓦罐,后來整理成三十卷著作,這就是有名的《南村輟耕錄》。蒲松齡于通途大道旁設座訪行人,搜集奇聞軼事,記下無數札記。終于寫成《聊齋志異》。郭沫若先生有言: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均任歙張。可見,讓學生摘抄優秀詩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提升言語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因為,只有積累了大量的語匯、句式、段篇,下筆時才能辭直義暢,奔弛放達,任憑吞吐。
然而,在閱讀時摘抄是一項系統工程,做好閱讀摘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對小學生來說,剛開始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只有讓學生養成日積月累的摘抄習慣,才能積硅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河。那么,怎么指導學生在閱讀時進行摘抄呢?
一、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
指導學生進行摘抄不僅要在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的前提下進行,而且要讓摘抄與抄寫生字詞、書面回答課后問題等課外作業區分開來,在內容、形式、時間等方面給學生一個自由廣闊的空間。讓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活動:可看書報,也可看雜志;可邊讀邊抄,也可邊抄邊背;可以坐在家中的小書房慢慢品味抄寫,也可以在學校擠休息時間快速閱讀摘錄。看自己所想看,寫自己所想寫,樂而為之。這樣才能使摘抄成為學生的一種主動需要,真正促進學生的主動閱讀。
二、傳授方法,循循善誘
摘抄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把課內外閱讀中的重點詞句,精彩的段落或名言、警句等摘錄下來,進行語言的積累。在摘抄的時候要忠實原文,注意不要斷章取義,不要改動字句和標點,每條摘抄筆記應當少而精。少指字數較少,精指把握內容要點。一段話中,前后和中間不需要摘抄的文字,可以用省略號表示,每次讀書筆記都要注明是從哪本書里第幾頁抄錄的,作者是誰。如果是在報紙、雜志上摘錄的,就要把報紙、雜志的名稱、日期寫上,還要注明文章的標題和作者。這樣便于以后使用時查對。同時,對摘抄的數量、內容、形式上的要求都要有所變化,要保持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域,促進學生更有效地學習。
三、保證有健康豐富的書源
在學校,要建立班級圖書角,下發推薦書目,鼓勵學生自己購書,讓每一本書都經過精心挑選;同時,還讓學生讀報紙、雜志等,做到保證營養,健康豐富。在家庭,可以利用家長會的契機,向家長介紹積極健康的適合小學生的閱讀網站,建議家長為孩子購買一些經典書籍,因為大量閱讀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學生的閱讀面不應該限于課本和自己所擁有的課外書等書籍,優秀的網絡文學、宗廟祠堂、紀念館、風景名勝等場所,鄉規民約、民情風俗、日常生活等都是學生閱讀的廣闊資源。

四、保證有充足的閱讀時間
教師要改進作業布置,將閱讀帶進家庭作業時間,保證每個學生每天至少有三十分鐘的家庭閱讀時間. 其次,還要堅持兩個注重。一是注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沖破教科書的局限,帶領學生走進書海,使學生對大量的圖書感到新奇、興奮,隨之產生閱讀的欲望。在大量的閱讀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愛好,自由選擇閱讀內容,充分強調了學生在閱讀中的主動地位,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了閱讀效果。二是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老一輩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認為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在閱讀的全過程中,我們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認真讀書、使用工具書、不動筆墨不讀書等良好閱讀習慣。
五、建立恰當的激勵機制
學生閱讀的成功感緣自于自己的情感體驗得到共鳴,得到肯定和贊許,豐富多彩的讀書交流活動為學生提供表達自我收獲的平臺,滿足了學生在自主閱讀中交際性情感需求。我們以不同層次不同形式開展了各種讀書交流活動。同時,我們從這些交流的機會,從量到質,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評價,及時把握閱讀的狀況,以便指導和調控。以便于鼓勵學生摘抄的積極性,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
1、檢查督促。每星期一檢查一次,表揚寫得較好的同學,并指出個別存在的問題。保證人人有閱讀有摘錄。
2、評比展覽。每個月開展一次課外摘抄評比展覽活動,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與綜合測評掛鉤。課外摘抄筆記可作為一次平時成績,也可列為"優秀學生"或"操行等級"的考核內容,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
3、開展活動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在校內,要開展較大型的讀書交流活動,使課外閱讀氛圍充滿校園,如低年級先后進行了朗讀比賽和故事大王競賽,參賽同學聲情并茂,觀眾聽得津津有味,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課外閱讀的信心和熱情;中、高年級則開展了推薦一本好書、背誦古詩詞等讀書活動,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總而言之,摘抄是閱讀之魂,指導學生進行摘抄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使之逐步形成影響學生一生的好習慣,使每個學生好讀書,勤積累,在不斷的內外吸收中提高理解和應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雖然我們并不期望每個學生在大量閱讀課外書后,成為什么大作家,大文豪。但長久在閱讀中堅持摘抄,學生的閱讀興趣必將更濃,收獲必將更大,成長必將更快!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