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詩遠
《圣經》里講到:可以激動,但不可犯罪;可以憤怒,但不可含憤終日。
我們遇見不公平的事情,遇見他人作惡,就會憤怒,那種感覺像是一團火在胸中燃燒。一旦燃燒起來,脫口而出的話語往往是不堪入耳的,傷人也傷自己的精氣神。
盡管我們是受害一方,是他人導致了我們的憤怒,但是,發怒的過程,包括事后久久不能釋懷,都是在自己的傷口上不斷撒鹽,難以愈合。
別讓憤怒遮擋住我們感受溫暖的陽光,也別讓憤怒,焚燒了我們的人生,與人不利,于己也不幸。
人在憤怒的時候,往往是不自控的,如果我們沒有辦法直接回擊傷害我們的人,就會用惡毒的語言發泄心中的憤懣。
我們沒有辦法依靠一兩句至理名言,讓自己以后此生不再有憤怒。但是我們可以在一些時間和程度上,來盡可能地減少憤怒的傷害。
在憤怒生氣時,不要口出惡言。
我想我們都在憤怒時都發泄過,說出的語言,如果換位想想,把那些話說在自己身上,還真是太讓人難以接受了。哪怕沒有臟字,但是那種每個字符都附帶著仇恨的基調,就如一把把利劍,扎向心口。
所以,盡量不要說惡言,發牢騷不要緊,但是盡量別說針對性很強,讓人拿捏住把柄的話,容易遭惹禍端,還會遭到眾人的排擠。
你發怒,肯定是要說給別人聽,有些人還喜歡發朋友圈,逢人便說,好像聽的人越多,越解恨一樣。
但其實,現如今的社會里,沒有人會真正在意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如果你表現的喪失理智,并且惡言無語,別人只會對你遠離,根本不會設身處地理解你的生氣和憤怒。
所以,當著眾人面發泄,說惡語,是惹火上身。
其實,事后冷靜想想,自己只是圖一時嘴過癮,其實也只會讓別人覺得你太過不冷靜。也許還會被一些居心叵測的人,拿著你說的話,四處造謠,添油加醋,原本你受到的傷害,會引發一連串新的、更多的傷害。
想想每次我們沖動的后果,及時地反省和復盤,也許會在下一次發怒時,改變一些做法。
憤怒時,留點空間,等等再說。
沖動是魔鬼,一點也不假。很多時候,一些事情當時很憤怒。但是過后想想、看看,就會發現是芝麻綠豆的小事。
這是因為我們從空間和時間上和憤怒的事情拉開了距離,也就是距離產生了美,和憤怒離得太近,就會燒著自己。
所羅門曾言:以德報怨乃寬恕者之榮耀。
如果我們一直揪著憤怒的事情不放下,只會讓自己的創傷新鮮如初,而那創傷本來是有機會愈合的。
每發泄一次憤怒,意味著重新揭一次傷疤,這樣與己真的是件殘忍的得不償失的事情。
過去的已經過去,且不可能改變,所以明智的人,總是努力著眼于現在和將來的事情。
不要讓憤怒焚燒了自己的心情和人生,我們的生活里,還有很多美好的時刻,不要忽略他們,用美好來滋養我們的人生,好過用憤怒傷害自己。
共勉~
感恩您的美贊和轉發~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