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隨緣便是遣緣,似舞蝶與飛花共適;
順事自然無事,若滿月偕盂水同圓。
賞析:
人在世間,世事看似紛紛擾擾、其亂如麻,但只要奉守大道、心生智慧、保持定力,就會給自己營造出應對自如、風清云淡、瀟灑超然的良好生存格局來。
細心觀察體悟,世上的事,其實都會按照它自身的規律生發和終結,原本不會因為你的加入而有絲毫改變。所以智者都會看清大勢、順天應人,進而做到命運通達。
隨緣便是遣緣,關鍵在于應事無我。只要不把紛擾的世事真的放在心上,坦然自若地順應其發生發展直至消亡,就會做到有事和無事一樣。相反,你若看不破、放不下,沉淪其間不能自拔,那只是給你自己徒增煩惱而已。
蝶舞花間共適,只是各取所需;月映盂中同圓,本是機緣幻化。看輕些、看淡些,生活就不再苦不堪言,而是處處生機勃發。
02
落落者,難合亦難分;
欣欣者,易親亦易散。
是以君子寧以剛方見憚,毋以媚悅取容。
賞析:
往往是那種表面上拒人千里之處、冷若冰霜的人,一旦認同你、決定與你相處,反而會產生較為深厚的交情,遇到急難險重能伸出援手,不會輕易棄你而去。因為他一定是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檢驗,已經看清并且接納了你的為人。這種人與你相交,交的是道義和人品。
而那些自來熟萬金油的社會混子,跟誰都能在三分鐘內成為鐵哥們、知心人,表面上熱情大方、平易近人,實際上這種人最勢利,一經深交、便知其品質和心性。因為這種人與你相交,往往交的是利益和場面,最容易翻臉不認人。
所以通達的人,寧可以冷面和剛直讓人遠離,直到看清對方的人品后再決定交情,而不會浪費心力和時間,以面上功夫去獲取虛假俗套的所謂交情。
03
處世而欲人感恩,便為斂怨之道;
遇事而為人除害,即是導利之機。
賞析:
與人交往,幫助別人時帶著利益自己的目的,期望獲得利益更大的回報,這其實是正走在收獲怨恨的路上。
遇上事情,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和立場上為別人消除困難和障礙,這正是給自己開辟了獲得利益和友情的機緣和通道。
前者貌似助人,實為謀私,最終不會有好結果。后者將心比心,一片赤誠,必定能開創出好局面。
04
君子嚴如介石而畏其難親,鮮不以明珠為怪物而起按劍之心;
小人滑如脂膏而喜其易合,鮮不以毒螫為甘飴而縱染指之欲。
賞析:
字面意思是:
君子如果過于表露出一身正氣坦蕩無私而拒人于千里之外,看上去像石頭一樣冰冷,別人就會因為敬畏他而難以親近,大多數人盡管知道他是明珠,也會把他視作怪物另類,而生起防范之心,甚至會時刻手按刀劍來抵御可能來自他的威脅。
相反,小人表面上像脂膏一樣圓滑,會討人歡喜、善于巴結逢迎,而且很容易相處,那么就很少有人不把他的壞心思當成好吃好喝的酒肉一樣,隨順著他一起放縱欲望、做不該做的事。
所以,有好心腸好品性,也要學會和光同塵,跟大家打成一片,而不能標新立異、特立獨行。要看清那些表面和善卻心懷鬼胎的人,不要因為他們給你的眼前小利,而同流合污、失足成恨。
05
遇事只一味鎮定從容,縱紛若亂絲,終當就緒;
待人無半毫矯偽欺隱,雖狡如山鬼,亦自獻誠。
賞析:
遇事要能夠做到始終頭腦冷靜、認清趨勢,按照道義和規律從容應對就行。因為再難、再大、再亂的事,也會有了結的時候,只要方寸不亂、不違天理,就不會陷入困境。
待人始終做到心存善念、沒有需要掩飾欺瞞的損人利已之心,即使對方像山鬼一樣狡詐陰毒,最終也會被你的正念正行所感化,對你奉獻出他的真誠。
天下事逃不出一個理字。依理而行,猶如暗夜里手執明燈,斷不會落入坑井泥淖之中。但若是貪圖非分之欲,則往往會被利益迷了眼睛,那時候就會處于盲人瞎馬的危局之中。
06
救既敗之事者,如馭臨崖之馬,休輕策一鞭;
圖垂成之功者,如挽上灘之舟,莫少停一棹。
賞析:
處在瀕臨崩潰的絕境之中,要慎之又慎,才有可能挽回危局。任何魯莽草率的行為,都可能造成局面徹底失控,墜入萬劫不復之中。
事情越是接近成功的時候,往往正是困難最大、最費心力的時候,這時候萬不可輕言放棄,堅持到底才能完取其功。
精深入微地體察物理、掌控局面,既能挽狂瀾于既倒,也能穿越黎明前的黑暗。這樣的人,才算有智慧、有格局的干才賢能。
07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其無背后之毀;
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其無久處之厭。
賞析:
世上太多的人,尤其是一些位高財雄的所謂成功者,世人對他們的態度常常是當面捧、背后罵。原因歸根結底,就是他們的地位和財富來路有問題,做人處事存在有違道義和公理的一面。當著他的面,人們迫于他的地位和財勢,往往會逢迎吹捧,但內心深處已經看穿了他們的人格品行。世人這種當面捧、背后罵,其實是一種成熟圓滑的無奈之舉,是可以理解和寬恕的,因為一方面太過直言大家面上都過不去,另一方面礙于他的權勢地位說穿真相會讓自身的利益受損。而對于他本人來講,說到底,做人做成這樣,應該是失敗的,至少不能算成功。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與人能夠長久相處下來,而且彼此不表露出怨懟之情,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人心易變、唯利是圖,只有長時間處在共同利益中的人,才會彼此謙讓、相忍為黨,以求共利共榮。只有短暫而共同的眼前利益,彼此逢場作戲的情況下,才會有表面上其樂融融。利存則聚、利盡則散,之后就形同陌路、各奔前程了。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