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的陶淵明在《歸園田居(其一)》中說: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不管身在何處,夢在何方,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條歸鄉的路、回家的路!
鄉路彎彎,把我們送去遠方,踏上尋夢征途;山路迢迢,呼喚我們歸去來兮,回到母親的懷抱。不論是: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宋之問《渡漢江》
還是: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一旦踏上故鄉的小路,回到那個山清水秀的小村莊,我們的心就安定了、踏實了。
52歲的詩圣杜甫忽聞捷報頻傳,官軍平定安史之亂,收復冀北失地,他喜不自勝,歸鄉心切,揮筆寫下了《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他的歸鄉之路是那么漫長,走了水路又踏上旱路,可謂歸心似箭啊!
詩魔白居易更有意思,他在音訊隔絕,鄉路縹緲的路上,就想念家鄉庭院中的荔枝:
鄉路音信斷,山城日月遲。
欲知州近遠,階前摘荔枝。
——《郡中》
而唐代詩人王建徐徐走在瀟瀟雨中,穿過竹林掩映、溪水潺潺的石板橋,想到了農婦將養的春蠶,想到了小院里香風拂面的梔子花: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雨過山村》
鄉路在何方?詩仙李白說:
國門遙天外,鄉路遠山隔。——《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征君蕤》
鄉路遠隔千山萬水哪!唐代邊塞詩人岑參感觸更深:
家在日出處,朝來起東風。風從帝鄉來,不異家信通。
鄉路眇天外,歸期如夢中。——《安西館中思長安》
從安西邊塞到故鄉長安的路橫在渺渺長天外,踏上歸鄉路只能在藍色的夢縈里。
鄉路在哪里?初唐的王勃在為好友杜少府送別時,感嘆: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心胸可謂坦蕩、寬廣!可何以還會有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的兒女情長呢?鄉路曲曲折折,就在旅人的腳下。唐代詩人劉長卿說:
芳時萬里客,鄉路獨歸人。——《送王員外歸朝》
千萬里長路,歸鄉人用孤獨一步步丈量。唐末的劉滄也說:
鄉路幾時盡,旅人終日行。——《秋日旅途即事》
披星戴月,曉行夜宿,為的是走盡漫漫歸途,推開家園虛掩的柴扉。
走在鄉間小路上,苦也罷、累也罷,歸來就好,四季不同,景色各異,心情也輕松愜意。春日里漫步鄉土路:
一逕曉煙合,千林春翠交。——《村路》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有淡淡晨霧、茵茵芳草,有裊裊炊煙、青青柳林,一路行吟一路歌,步履不由輕快起來。盛夏時節走在鄉路上: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三衢道中》
綠樹前村路,黃梅細雨天。——《廬陵城外》
聆聽潺潺小溪、啁啾鳥語,沐浴清涼晚風、淅瀝細雨,快樂灑滿回家路。深秋的鄉路兩邊景色迷人: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山行》
村路飄黃葉,人家濕翠微。——《北山晚望》
一曲誰橫笛,蒹薜白鳥飛。——《北山晚望》
層林盡染,萬山紅遍,蒹葭蒼蒼,短笛橫吹,置身其中確是一種久違的享受。隆冬的鄉路上野景堪愛:
梅花不隔前村路,只有霜橋雪屋邊。——《山中》
幾枝早梅在斷橋茅屋旁綻放,幽香襲人。更有頂風冒雪,踏遍迢迢歸鄉路,迎來那一豆燈光、幾聲犬吠的溫暖: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南宋高產詩人陸游最愛走鄉間小路,或優哉游哉、款步徐行,或激情飛揚、健步如飛,滿滿的小確幸。春寒料峭、楊柳初萌時,他在郊外的柳橋上獨步,唱曰:
村路初晴雪作泥,經旬不到小橋西。
出門頓覺春來早,柳染輕黃已蘸溪。
——《柳橋》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時,他到鄰村友人家喝臘酒,吟道:
莫道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荷風習習、漁歌悠悠時,他來到不遠處的小溪邊漫步,詩云:
荷葉猶微赤,藤花已半黃。
歸來村路晚,漁火耿蒼茫。
——《溪上》
黃葉飄飛、柿林染丹時,他拾級而上訪僧問道,題曰:
僧閣鬻茶同淡話,漁舟投釣卜清歡。
還家欲作諸孫贈,村路累累柿未丹。
——《近村暮歸》
即使大雪初霽也不消停,他騎著一頭老驢到近村溜達:
雪晴村路尚殘泥,茅屋清寒正要低。
野渡船虛飛鳥集,煙村路近蹇驢嘶。
——《自近村歸》
哪怕跑老友處吃螃蟹、品美酒,醉得一塌糊涂,讓其子攙扶著走在鄉路上,他也要寫詩記之:
秋風蕭蕭吹鬢絲,蟹螯正可左手持。
醉倒村路兒扶歸,瞠兒不識問是誰......
——《醉歌》
年少時到縣城求學,我常走在歸鄉的小路上。鄉路彎彎,星月黯淡,為了給自己壯膽,我常要哼唱那首臺灣校園歌曲《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
每每哼唱起這首老歌,寂寞哼沒了,膽兒哼壯了,腳步哼快了,直哼得小村的輪廓漸漸清晰,昏黃的煤油燈光暖了。
驀然抬頭,朦朧夜色里,母親孤單地站在村口那棵老白果樹下,正輕喚我的乳名,翹首張望呢。
我家那只小花狗嗚嗚叫著,撒著歡兒跑過來,扯著我滿是輕塵的褲腳。頃刻間,一路的風寒、勞頓、寂苦化為烏有,一股暖流涌了上來......
-作者-
劉琪瑞,男,山東郯城人,一位資深文學愛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聲》《鄉愁是彎藍月亮》和小小說集《河東河西》。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