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
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
立春意味著一年美好的開始
天地之氣昂揚著、舒展著
奔涌著、騰躍著
發生了由冬藏轉向春生的嬗變
新的氣韻充盈在天地之間
這便是立春的力量
立春·三候
一候東風解凍
東風送暖,大地解凍
嚴酷寒冷的北風漸漸過去
和煦的春風襲來
氣溫回升,萬物復蘇
二候蟄蟲始振
蟄蟲,即冬藏之蟲
殘雪消融滋養了大地
蟄居的昆蟲
在洞中漸漸蘇醒
三候魚陟負冰
魚因為水底氣暖
感知陽氣而上升
游動到水面
此時水面有尚未消融的碎冰片
如同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詩意
歲月在沙漏中緩緩流淌
讓我們沐浴在和風暖陽中
品一品春的詩韻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春雪》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詠柳》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春日》
立春·習俗
立春
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
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
自古以來
關于立春的習俗可謂精彩紛呈
迎春
迎春是立春時節的一項傳統習俗,由兩個春官沿街高喊春來了,即報春。如今,一些地方仍會在立春日祭祀土神、句芒神,為迎接春天、準備農耕祈求豐收與福瑞。
咬春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盤、吃春餅、吃春卷、嚼蘿卜,老百姓用面餅包裹蘿卜、姜、蔥、韭菜、薺菜等有辛辣味的蔬菜,吃辛味時蔬既能發散疾病,又有迎接春天的美好寓意。
打春
立春那天,用鞭子抽打紙牛或泥牛,即為打春牛,也叫打春。人們紛紛將春牛肚子里事先裝上的五谷搶回家,視之為吉祥的象征。將土塊放在牲畜圈,意為槽頭興旺,體現家家戶戶對五谷豐登的美好期盼。
立是開始
春是希望
乍暖還寒之際
越過凌冽寒冬
讓我們走向訓練場
在摸爬滾打中感受生命的律動
將夢想裝進行囊
以先鋒之姿備戰,不負春光
作者:孫天宇、曹正超、張冠軍
胡方基、梁津銘、王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