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是哪個國家的(貝多芬活了多少歲)

文史公曰:他寫出了人類音樂寶藏中光芒萬丈的珍品。他的第九交響曲《歡樂頌》,如今已經成為歐盟的盟歌。貝多芬所達到的高度幾乎無人可及。這里的高度,并不是指的音樂技術,而是指的境界,或者說藝術思想深度。他寫的東西很多都已經成了范式。是古典主義集大成者,浪漫主義開創者和集大成者。他的學生中就有著名的音樂家李斯特。

傅雷讀到了羅曼·羅蘭寫的一本小書《貝多芬》,讀罷不禁嚎啕大哭,如受神光燭照,頓獲新生之力,自此奇跡般突然振作。此實余性靈生活中之大事。

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鋼琴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與莫扎特、海頓一起被后人稱為維也納三杰。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先生只在人世間停留了57年,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作品。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貝多芬被后人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交響曲作家,他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被尊稱為樂圣。

貝多芬在父親嚴厲苛刻的教育下度過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強、敏感激動的性格。22歲開始終生定居于維也納,創作于1803年至1804年間的《第三交響曲》標志著其創作進入成熟階段。此后20余年間,他數量眾多的音樂作品通過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宏偉氣魄,將古典主義音樂推向高峰,并預示了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到來。

貝多芬一生創作題材廣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響曲、1部歌劇、32首鋼琴奏鳴曲、5首鋼琴協奏曲、多首管弦樂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等。因其對古典音樂的重大貢獻,對奏鳴曲式和交響曲套曲結構的發展和創新,而被后世尊稱為樂圣、交響樂之王

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于維也納去世,享年57歲。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國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

轉載注明出處:華峰博客網

內容版權聲明:除非注明,否則皆為本站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