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科及第(少年及第登科是什么意思)

又是一年高考時,愿考生們都能金榜題名,狀元及第。

琵琶記

元 高明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及第謠

唐 周匡物

水國寒消春日長,燕鶯催促花枝忙。

風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遙望龍墀新得意,九天敕下多狂醉。

驊騮一百三十蹄,踏破蓬萊五云地。

物經千載出塵埃, 從此便為天下瑞。

登科后

唐 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狀元峰

宋 鐘宿

馬蹄一日遍長安,螢火雞窗千載寒。

從此錦衣歸故里,文峰高并彩云端。

喜子及第

宋 張師錫

御榜今朝至,見名心始安。

爾能俱中第,吾遂可休官。

賀客留連飲,家書反覆看。

世科誰不繼,得慰二親難。

寄舊同年

唐 何扶

金榜題名墨尚新,今年依舊去年春。

花間每被紅妝問,何事重來只一人。

和陳太守所贈韻自遣

明 羅亨信

昔年為學莫參回,肯羨淵明歸去來。

金榜題名聯二甲,黃門忝職近三臺。

經綸濟世誠何補,獻納涂歸愧不才。

越自謫居江海遠,幾回飛夢上金臺。

重登科

唐 杜牧

星漢離宮月出輪,滿街含笑綺羅春。

花前每被青蛾問,何事重來只一人。

神童詩

宋 汪洙

年紀雖然小,文章日漸多;

待看十五六,一舉便登科。

一舉登科目,雙親未老時;

錦衣歸故里,端的是男兒。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節選)

送王克敏之安豐錄事

元 王冕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

圣上喜迎新進士,民間應得好官人。

江花繞屋廳事近,煙樹連城野趣真。

所愿堂堂盡忠孝,毋勞滾滾役風塵。

登科

宋 韋驤

青云意氣已參差,白發精神祇自嗤。

喜汝登科年尚少,好攄事業趁明時。

游崇真觀南樓睹新及第題名處

唐 魚玄機

云峰滿目放春晴,歷歷銀鉤指下生。

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

喜黃在登科

明 陳獻章

半醒半醉一儒巾,黃卷青燈二十春。

晚醉鹿鳴君莫訝,龍頭還屬老成人。

龍頭還屬老成人,夜半雷聲己變春。

莫為晨昏留不去,安車扶上白頭親。

安車扶上白頭親,徐積當年也為貧。

憶昨扁舟淮上路,青山吾拜墓中人。

(三首均為作者所寫,題目同為《喜黃在登科》)

及第后寄長安故人

唐 杜牧

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

秦地少年多釀酒,已將春色入關來。

雜詩其二

唐 龐蘊

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登科后解嘲

宋代:詹文

讀盡詩書五六擔,老來方得一青衫。

佳人問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

送程忠顯進士江西公干便道還新安

明 程敏政

金榜題名愜壯圖,便承天語向洪都。

人環斗極瞻宸扆,使接星軺候省符。

恩露染衣過故里,薰風吹棹啟長途。

南來北去情何限,不盡離亭酒一酤。

賀謝文二子文武登科

宋 徐子元

福疇何曾好譽兒,鳳毛爭奈一時奇。

青錢學士如龍友,白馬將軍似虎癡。

齊展一雙文武手,共扶千載圣時時。

從來謝砌無閑草,步步芳蘭亞紫芝。

及第后作

[唐] 袁皓

金榜高懸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蓬瀛乍接神仙侶,江海回思耕釣人。

九萬摶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風塵。

升平時節逢公道,不覺龍門是崄津。

轉載注明出處:華峰博客網

內容版權聲明:除非注明,否則皆為本站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