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四大皆空,許多人會脫口而出:不就是酒,色,財,氣嘛!其實,這與佛教所說的四大皆空,根本是牛頭不對馬嘴。佛教中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風這四大物質因素。四大的觀念,也不是佛教發明的,它是人類對宇宙本體初期探索得出的結論。在東西方的哲學史中,幾乎有著同樣的看法。
比如,中國經書記載過水,火,金,木,土五行,古希臘哲學家恩比多克里斯也曾提出氣,水,土,火為宇宙間不變的四大元素。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說的世界形成,是基于地,水,風,火,空的五種自然因素,例如山岳土地屬于土大,海洋河川屬于水大,陽光炎熱屬于火大,空間氣流屬于風大。如把它們化為人體,則毛發骨肉屬于地大,血液分泌屬于水大,體溫屬于火大,呼吸屬于風大。這些思想,也是唯物論的先驅。
而佛教沿用了印度固有的思想再加以深刻化,佛教化,主張世界萬物,包括人體,都是由這四大和合而成,讓人們認清宇宙人生的真相,以解除身心束縛獲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