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號是什么日子日本(9月18號是什么日子)

1931年9月18日夜里10時20分,日本關東軍按照預定計劃,派河本末守帶領6名士兵,炸斷了沈陽柳條湖村附近南滿鐵路一小段單側路軌,然后謊稱是中國軍隊所為,遂向附近駐北大營的東北邊防軍第七旅發起進攻。最初,由于受"不準抵抗"命令的束縛,駐北大營的官兵一度被動挨打。在傷亡慘重的情況下,官兵們才被迫自衛還擊,撤出北大營。一夜之間,日軍攻占北大營,占領奉天城(今沈陽市),同時向周圍各重要城鎮發起攻擊。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

9月19日凌晨4時30分,日軍第三旅團第四聯隊主力對駐長春二道溝的東北軍步兵第二十二旅第六六三團第二營包圍攻擊,第二營官兵奮起抵抗,營長傅冠軍中彈陣亡,官兵死傷100人,擊傷擊斃日軍47人。上午10時,吉林省代理主席、東北邊防軍駐吉林副司令長官公署參謀長熙洽命令第二營"避免沖突",致使第二營只有部分官兵突圍,大部分被日軍繳械。

關東軍占領長春寬城子東北軍兵營的同時,炮轟并占領了長春的南嶺兵營

凌晨5時,日軍第四聯隊第二大隊偷襲駐長春南嶺的東北軍炮兵第十九團,第十九團官兵猝不及防,16門大炮毀于日軍炮火。第十九團團長穆純昌立即請示熙洽,熙洽復電;"急速撤走,不準抵抗。"然而,日軍的瘋狂進攻,激怒了第十九團部分士兵,他們砸開庫房,取出彈藥,狠狠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由于彈藥不足,又沒有接到予以以抵抗的命令,只好且戰且走。10時,日軍黑石大隊與小河原大隊匯合,從東、西兩側進攻東北軍步兵任玉山團,步兵團依托工事奮力抵抗,打退日軍數次沖鋒。中午,日軍在炮火掩護下再次發起攻擊,步兵團 英勇地與日軍展開肉搏戰,戰斗異常慘烈。然而,由于多次接到不準抵抗的命令,步兵團在戰斗稍緩之際,撤出戰斗,14時30分長春南嶺兵營失守。

長春城中的最高行政長官周斗欽,在熙洽下達的"不準抵抗"的強制命令下,與日軍頭目接洽,接受了日方的解除城內中國軍隊武裝的要求,日軍立即開進城區占領各軍政機關。在城內駐防的東北軍馬錫麟營放下武器,含恨退至城外。當天夜里,日軍占領了整個長春。

駐守吉林的東北邊防軍副司令長官公署參謀長熙洽叛變投敵,日軍不費一槍一彈侵占了吉林

9月20日,日本特務機關故伎重演,派人炸毀吉林省城內的日僑房屋,謊稱中國軍隊所為。21日上午,日軍第二師團主力,由多門二郎帶領,以保護日僑安全為由,乘裝甲車沿吉長鐵路東進,直逼省城吉林。坐鎮吉林的熙洽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滿清皇族,與多門二郎是師生關系,早有崇日復清思想,在日軍占領長春后,就秘密派人與日軍聯系,于9月20日,"避免沖突,保存實力"為由,命令張作舟的第二十五旅的兩個團和馮占海指揮的衛隊團等部隊,一律開出城外數十公里待命,使吉林成為無兵防守之城。17時左右,日軍抵達吉林市郊,熙洽帶領樂隊到車站迎接。

日軍在侵占長春、吉林的同時,陸續侵占周圍各地。9月22日,日軍第二師團的一個支隊開抵四平街,把四洮鐵路局路警全部解除武裝。為了打開北進齊齊哈爾的通道,日軍先派今田新太郎對洮遼鎮守使張海鵬展開誘降,承諾"保證供給大批武器彈藥"。9月25日,沿四洮線開進洮南城,受到張海鵬的迎接。10月1日,張海鵬在洮南宣布"獨立",投降日軍,自任東北保安邊防總司令,充當日軍進犯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的馬前卒。

"九一八"事變后,日軍為了繼續東侵,派大矢進計策動東邊道鎮守使于芷山降日。由于于芷山實力較強,起初還在觀望,到10月15日,才與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長留本簽訂誓約,負責保護"東邊道日僑的生命財產安全",死心塌地投靠了日軍。16日,于芷山把東邊道鎮守使署,更名為東邊道自治保安司令部,于芷山自任保安司令,使通化各縣淪于日軍之手。

"九一八"事變后,日軍用飛機和警察恫嚇延吉等地的居民。9月21日,駐朝鮮日軍第十九師團派部分兵力占領延邊地區的開山屯。9月26日,日軍故意挑起事端,然后從朝鮮會寧調幾百名日軍侵占龍井、延吉、頭道溝等地。時任吉林省駐防軍第二十七旅旅長兼延吉鎮守使的吉興,完全按照日本侵略者及熙洽的旨意行事,一方面要求部下避免與日軍沖突,靜候事態發展;另一方面又派人向日軍表示妥協。10月下旬,把延吉鎮守使署改為延吉警備司令部,吉興自任司令,接受日本特務機關派來的植田大尉充當顧問,正式投降日軍,使延邊地區完全處于日軍控制之下。

關東軍占領長春后,其守備隊駐扎在寬城子的兵營

日軍占領了吉林全境后,為了加強對全省乃至整個東北的殖民統治,千方百計地從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強化對居民的控制和奴役,吉林的歷史進入黑暗的日偽統治時期。

轉載注明出處:華峰博客網

內容版權聲明:除非注明,否則皆為本站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