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中是不是花錢就可以上?是不是不用看分數,只要有錢都可以上?今天這個視頻跟大家聊一下生活中很多人對一些民辦學校的誤解。民辦高中也不是你想上就可以上的,我一直以為有一些應該是人所共知的常識,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
比如中考五五分流這個事情,其實從八幾年、九幾年就已經在提倡了,只不過那個時候各地的落實可能沒有那么到位,而現在隨著自媒體的一種傳播量更廣,所以這個事情就廣為人知了。
其實所謂的中考五五流不是現在才開始的,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在搞了,只是沒有去關注,認為好像很多人都能夠上高中,其實也不是這樣的。說實話以前的高中跟現在的高中一直以來都不是那么容易上的,總是要淘汰一部分人。

·第一個事情,我發現有很多人在我的留言里面會說這樣一句話,包括現實生活中我也遇見過很多,就說我們家孩子考不上高中,最后就去讀一個民辦高中。他認為國家五五分流的高中就是公辦高中,能明白嗎?他認為的五五分流只是只有50%能讀公辦高中,剩下的人只要有錢可以去讀一個民辦高中。
首先說有沒有人這樣操作,以前還是有的,但是這其實是打著擦邊球的,原則上說這個事情是不可以的。如果你們家能量特別大,當我沒講這個話,對普通人來說這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很多人就搞混淆了一個點,就認為那個高中只是公辦高中,民辦高中也是普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所說的五五分流考高中,這個高中包含了公辦的高中,也包含了民辦的高中。我不知道我講的明不明白,你不要被這個誤解了。
好像搞得說我們家孩子以后成績不好沒關系,考不上公辦的,到時候去花點錢讀個民辦的,你想得美。高中的每一個地區的高中的錄取分數線,它是由當地區就這個市統一劃線的,基本上是按照55%或者50%的一個比例劃線的。各地的錄取率一般情況下在5:5左右,有的時候是5.5,就上普高的人數,5.5比4.5,這個是國家要求的。

如果說你們那個地方,你就跟我說,你那地方上高中的人特別多,他有什么什么辦法,這我們不管,這可能是個例。我不否認有一些家長能量奇大,就是各個高中的錄取分數線,由他們自己去定(往往更高)。
但是整個(地區)想獲得高中學籍的分數線,這是政府,當地的地級市的政府,他是統一劃定的,你必須要過了這個高中的分數線,你才能去就讀那些高中,再按照那些高中的分數線,(按照高低)你自己再去選擇,是上哪一所,你按照你的分數能報上哪一所。

所以說他都是有一個分數線的,一個管控的,不是說像你們想的那樣,說啊我讀不了公辦的,我就去民辦的,好像民辦的不要求分數一下,什么民辦的花錢就能上,你這樣的一個想法是很可怕的,你別到時候突然發現,你花錢上不了了,你這耽誤事。
我在接觸過程中,我發現很多老師都認為只要有錢,就一定能讀高中,讀不了公辦的,讀民辦的就民辦高中只要有錢就能上,分數是無所謂的,你這個很可怕了。哪怕你去上國際高中,那國際高中他也是有分數線的,分數線也是這個學校向地區教育局申請,然后備案,他以這個分數線錄取的。

當然了,那個分數線他有些學校他自由,有很大的一個自主的操作空間,這個也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這是第一個事情。
還有第二個事情,還是我之前談學歷的那個視頻,我就說了全國的本科錄取率,高考的本科錄取率在40%多,平均下來,很多人認為我所提的這個本科錄取率,是公辦本科的錄取率,不包含民辦本科。
很多人的觀點是,民辦本科是花錢就可以上的,有什么分數不分數的,不就是貴嗎?是比普通的公辦是要貴一點。但是真的說在私立學校比起來比很多都比不過很多私立的小學和私立的中學,就更不要說私立的高中了,那才叫什么?什么叫貴的離譜,你還沒見著。

這里邊我糾正大家的一個誤區,就是國家的本科線也是由國家統一控,統一劃分的,叫省控線。每個地區都有一個省控線,只有你過了這個省控線,你才能讀這個本科。不管是公辦本科還是民辦本科,統一都屬于國家的本科,本科錄取率是包含民辦的。
總我就感覺我們這個是什么思維,就像工作一樣,總把私企不當人,腦子中只有編制,公務員和國企,私企好像就是不入流的。這個學校也是一樣,都是公立的學校,公立以外的民辦就認為有錢就可以上,你想當然了。

你要是抱著這種想法,說什么我們孩子到時候考不了,我花點錢給他上一個民辦本科,你到時候就尷尬了。你發現不管是民辦的高中也好,民辦的本科也好,他統一是納入國家計劃內的,這個都是要按照看分數的,不是你想上就上的。
我記得有一個人在我底下留言說,公辦的本科錄取率40%,然后剩下的人再有30%去讀民辦本科,這不就本科錄取率70%了嗎?我對這種思維,對這種認知,我簡直無語了。反正這里邊給各位算是做一個小小的常識的科普。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