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我們都有一個錯覺:幸福總是別人的,唯有煩惱屬于自己!
于是,我們一天天感受著所謂的煩惱,一天天尋找著,其實就在身邊的幸福!
01
忙,是幸福的起點
沒有什么比忙忙碌碌更容易。生活就在瑣碎的忙碌中悄悄地逝去。
曾經有這樣一項有趣的調查:世界上什么人最幸福?
在上萬個答案中,其中有四個令人印象深刻:
吹著口哨欣賞自己剛完成的作品的藝術家;給嬰兒洗澡的母親;
正在沙地上堆城堡的孩子;勞累了幾小時終于救活了一個病人的大夫。
忙碌的人是幸福的,因為有事情做,生命就有價值。
珍惜自己忙碌的時光吧,幸福就藏在無聲無息的忙碌之中。只要用心感受,幸福的起點都有跡可循。
02
閑,是幸福的支點
亞里士多德曾說:幸福存在于閑暇之中。
生活只有忙碌也不行,必須忙里有閑,忙而不亂。勞逸結合,幸福才能長久。
《道德信札》里有言:
人們犧牲了閑暇才得到富裕,當富裕帶來唯一令人滿意的自由的時候,我們為了富裕又不得不犧牲閑暇,這種富裕對于我們有什么意義呢?
真正的閑暇,不僅能讓人的身體放松,更能讓人的心靈得到休憩。
學會用一顆閑適的心去應對生活;閑暇處,才是生活真正的模樣。
03
靜,是幸福的節點
亦舒說:做人凡事要靜:靜靜地來,靜靜地去,靜靜努力,靜靜收獲,切忌喧嘩。
靜是一種品格,可以沉淀浮躁,可以過濾淺薄,讓人看淡得失,學會知足。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詩人,才華橫溢且家境富裕,妻子美麗溫柔,兒子聰明伶俐,但他怎么也感覺不到快樂。
他請上天幫他找回幸福,上天先奪去了他的財產,再帶走他的妻兒,最后拿走了他的才華,詩人痛不欲生。
過了一個月,上天把這些又重新還給了他,詩人摟著妻兒,長久地跪在上帝腳下,深深地致謝,感謝上天賜予他幸福。
外界紛擾浮躁,心不靜,自身擁有再多的幸福也渾然不知。沉心靜氣,才能看見幸福的節點。
04
醒,是幸福的拐點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形形色色的誘惑。也許投機取巧的人走得快,但做事清醒的人會走得更遠。
有一顆清醒的頭腦,才會懂得人生的取舍,才會好好規劃自己的人生。
久處于世,要時時警醒自己,睜開雙眼做事,才能少走彎路。
清醒也意味著對自身的認識。能準確地給自己定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要做的是什么。
很多人退休之后無所事事,結果白白荒廢余生。有的人卻利用起來空閑時間,學一門特長,豐盈自己,讓人生第二次綻放。
只有頭腦清醒,才能幸福地過好每一天,給接下來的生命之旅賦予意義。
一位美國作家說:你要認真吸取流水年華的經驗,從容地向青春時光告別;你要培養自己的精神力量,以抗擊突如其來的不幸的打擊。
生活猶如一條蜿蜒的小路,周圍鮮花飄香、彩蝶飛舞、美果可口。
但我們很多人卻寧愿舍近求遠去尋找幸福,偏偏不愿意享受近在眼前的幸福。
當你找不到幸福的時候,不妨低頭看看,人生一路走來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