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pó suō」
釋義:
1、舞姿優(yōu)美的樣子。
2、盤桓、逗留;奔波、勞碌;逍遙、閑散。
3、(枝葉、發(fā)髻)扶疏、紛披、蓬松、散亂。
4、(風吹過水面、樹間)聲音悠揚、婉轉(zhuǎn)。
5、(醉態(tài)、衰微)步履蹣跚的樣子。
《西廂記·佳期》 隔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撩人指數(shù):四星。 風鴻洞而不絕兮,優(yōu)嬈嬈以婆娑。
“婆娑”總是與“妖嬈美麗”、“婀娜多姿”聯(lián)系在一起;倘若正樹影扶疏,月過女墻,拋卻了勞碌奔波,這逍遙閑散該是怎樣的自得!
“婆娑”著的還有容顏,“看鏡中消息,素改婆娑。我把芳年虛度,老大蹉跎”當然都是自憐,《玉簪記》中也只可有才子佳人,淚眼婆娑。
《玉簪記·琴挑》:簾卷殘荷水殿風,抱琴彈向月明中。
例句集萃: 東門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1、《詩·陳風·東門之枌》:東門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舞姿優(yōu)美)
2、《敦煌曲子詞·鳳歸云》:朱含碎玉,云髻婆娑。(蓬松、散亂)
4、晉· 葛洪《抱樸子·酒誡》: 漢高婆娑巨醉,故能斬蛇鞠旅。(醉態(tài)蹣跚)
5、三國· 魏· 杜摯《贈毌丘儉》詩:騏驥馬不試,婆娑槽櫪間。(盤桓、逗留)
6、漢· 王褒《洞簫賦》:“風鴻洞而不絕兮,優(yōu)嬈嬈以婆娑。(聲音悠揚,委婉)
7、明· 高濂《玉簪記·譚經(jīng)》:看鏡中消息,素改婆娑。我把芳年虛度,老大蹉跎。(啥意思??)
《牡丹亭·驚夢》:遍青山啼紅了杜鵑,那荼蘼外煙絲醉軟。
擴展閱讀:風來也婆娑,風去也婆娑。
總有詩人能畫出一湖秋色:秋色里的小湖,小湖里的秋色,岸在水里小憩,水在岸上漾波。風來也婆娑,風去也婆娑。湖邊稀垂柳,湖中魚兒多;什么都說了,什么都沒說......
免責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fā)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