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教育資源十分的豐富,省內的考生也素來以“優秀”著稱,但卻常常會出現“700分無緣清北”的事情。
提起河南的高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多而不強”,雖說本科高校的數量頗多,但論知名度來講卻并不吃香,對比周邊省份來講,雖然高校的進步速度比較快,但依然掩蓋不了省內僅有一所211院校的事實。

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形容河南考生在合適不過了,而河南省高校排名大洗牌,學生們也能夠對高校的實力有個清楚的認知,并有著確切的方向與目標。
河南省高校排名大洗牌,鄭大穩坐榜首,河南理工退居第7
排在榜單首位的是鄭州大學,該校也是省內的211院校,穩坐榜首實至名歸,再加上該校的占地面積極廣,又有著“巨無霸”的美譽,所以鄭大穩坐頭把交椅,不論是師資還是科研,或是培養人才等方向都相當出色,尤其是化學專業實力名列前茅,保研人數也頗多。

河南大學緊隨其后排名第2名,每年都是僅次于鄭大,但其實能夠用省份的名字來命名,也能證明該校的實力不容小覷,也是省內唯二的“雙一流”高校,尤其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學專業等實力屬于國內頂尖。
排在第3名的是河南師范大學,師資實力十分強悍,雖然并不屬于教育部直屬師范院校,但是卻培養出眾多優秀的教育人才,為教育行業添磚加瓦,畢業生就業率居高不下。

表現十分亮眼的是河南農大,排名第4名,雖然農業類高校屬于“冷門”院校,但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也不全是“種地的”,而學生們也要正確看待農業類專業,不要過于忽視。
而河南理工大學退居第5名,也叫人很意外,該校的師資力量很出色,別看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但在當地的口碑很不錯,錄取分數線也并不是很高,在550分左右就能夠報考。

河南科技大學排名第6,而河南工業大學排名第7名,兩所高校的實力類似,在全國的排名也是不相上下,若想要報考理工類專業的學生也要慎重考慮,報考適合的學科。
而信陽師范學院僅排第10名,但其實該校的教育資源很豐富,很多優秀的教師都出自于此,所以想要報考師范類專業的學生,若是沒有考上河南師范大學的話,那該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河南省內高校實力不俗,競爭也比較大,學生需做好心理準備
省內高校的數量頗多,但學生之間的競爭也是很大的,每年的高考報名人數都高居不下,也讓很多學生都抱著“考出去”的念頭,但其實省內的高校實力也很強悍,不見得就比省外的差。
在筆者看來,省內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資源毋庸置疑,學生也要用端正的眼光去看待,不要覺得省外的高校就一定好,那樣也可能會錯失很多良機,而且即使大學畢業后依然還會面臨著“回家”的選擇,所以學生也需深思熟慮。

雖說省內的學生競爭壓力比較大,但高校對于省內考生卻有著諸多的優待,比如“優先錄取”或“降低錄取分數線”等等,尤其是鄭大有大部分學生都是省內考生,所以學生也要權衡清楚利弊,并合理規劃未來的發展城市。
透過現象看本質,學生應選擇適合自己的高校報考,并留好退路
一線發達城市的高校資源豐富,交流平臺也很廣闊,但也有著不小的弊端,學生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才能夠獲得,而若是大學生過于“躺平”,或不思進取的話,那即使資源豐富也與學生的關系不太大,畢竟天上不會掉免費的餡餅。

三四線小城市的教育資源有限,但也有著不小的好處,學生稍微努力一些就能夠獲得較多的資源傾斜,就業也會更加地輕松,而且屬于“雙向選擇”,當學生的個人能力足夠強悍,那在小城市里也能夠發揮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
但其實在筆者看來,不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高校的實力總是在不斷進步與優化的,所以學生也應該將重心放在學校的實力上面,盡量報考“潛力股”,獲得更多的資源與優勢,為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筆者寄語:一所好的大學對于學生的未來影響頗深,而學生們的態度也關乎著未來的成敗,學生想要獲得更多的“光環”,那也要付出更多的辛苦與努力,畢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努力與回報總是成正比的,也希望學生能夠保持足夠清醒的頭腦,選擇適合的高校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