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咸寧西路28號,作為我國的985、211以及雙一流A類建設高校之一,無論在人才培養(yǎng),還是在科學研究方面,都有著令人稱贊的實力。
人才培養(yǎng)方面自不需說,西交培養(yǎng)出來的幾十萬畢業(yè)生遍布我國各行各業(yè),為國家的建設和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科學研究方面,西安交通大學自然也不甘落后,在最具代表性的國家科學技術獎方面一直位居我國高校前茅。

西安交通大學能夠在科學研究方面獨當一面,和其擁有雄厚的科研設施是分不開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聊聊西安交通大學的科研設施,看看是什么樣的硬件資源支撐著西交大的科學研究,使其能夠成為科研強校。
科研資源稱雄我國西北地區(qū)的西交大
西交大強大的科研實力主要有以下科研設備支撐: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包含了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機械制造系統(tǒng)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機械結構強度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除此之外,西安交通大學還有6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8個國家其他國家級科研單位、5個部級實驗室以及17個省部共建實驗室等科研單位。這其中包含了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精細功能電子材料與器件國家專業(yè)實驗室以及現(xiàn)代醫(yī)學電子技術及儀器國家專業(yè)實驗室等。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學校是由原交通大學內(nèi)遷西安后建成。1956年起師生分批遷赴西安;1957年分設為交通大學西安、上海兩個部分,實行統(tǒng)一領導;1959年,交通大學西安部分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2000年國務院決定將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醫(yī)科大學、陜西財經(jīng)學院三校合并,組建成現(xiàn)在的西安交通大學。
師資力量:學校現(xiàn)有專任教師3729人,其中有兩院院士43名(含雙聘院士等)、國家級教學名師6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2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25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及“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0人、教育部創(chuàng)新團隊帶頭人29人次、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計劃”入選者234名、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91名。
學科建設:西安交大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yī)、經(jīng)、管、文、法、哲、教、藝等10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設有26個學院(部、中心)、9個本科書院和20所附屬教學醫(yī)院。
學校具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3個、博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27個,博士后流動站25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8個。

寫在最后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國家級、部級、省部共建以及省級以下的科研設施,才會讓西安交大在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游刃有余,攻克一項又一項的科研難題,為國家和社會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這之中除了科研人員沒日沒夜地奮戰(zhàn)之外,還離不開強大的科研設施的支撐,因為沒有相關的設備,即便科研人員再厲害,也不可能憑想象就把一項項的科研成果給想象出來。
免責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fā)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