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食物雖然美味,但是制作過程十分殘忍,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醉蝦、活叫驢、澆驢肉等等,而他們不是最殘忍的,世界上最殘忍的食物莫過于三吱兒,三吱兒到底怎么殘忍呢?
剛出生的小老鼠(活的)一盤,調料一盤。食用者用筷子夾住活老鼠,老鼠會“吱兒“的叫一聲,(這是第一吱兒),放到調料里時,老鼠又會“吱兒“一聲,(這是第二吱兒),當放入食用者口中時,鼠發出最后一“吱兒“(共三吱兒)。菜譜簡單,食用者需要無窮的饕餮動力和無比的勇氣,才可以品嘗這道菜。
謠傳是廣東地方菜,但是并無吃小老鼠的例子,再者三吱兒(地方發音)的叫法明顯不是出自粵語,廣東沒地方發這個“吱兒”聲的,此菜式出自廣東一說只是以訛傳訛。該菜的真實出處其實是源自清末的逃荒人當中,具體來歷已不可考,不過該菜目的二度復興倒是有史可查。
解放后中國在南海的守島官兵,因為南海群島距離中國實在太遠,守島官兵在海島上開荒屢遭失敗,原因就是當地海島上老鼠居多。后來為了改善伙食,幾名鄉村的士兵想到了老家用老鼠燒菜的辦法來提高士兵們的蛋白質攝入,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三吱兒"。改革開放后,一些退伍的老兵們重新集合到一起創業,在廣東的許多老兵餐館中“三吱兒"開始逐漸擴散開來,也就有了“三吱兒”源于廣東的誤傳。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