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人,有個共識:走過最長的路,是拼多多的套路。
誰也說不準,在拼多多免費拿下一件商品,需要朋友砍多少刀。
實不相瞞,秋葉大叔我當年真的為了研究拼多多套路,親自測試過一次,后來發現傭金可以砍到小數點后兩位時,我就發現這是一個無限游戲,趕緊退出。
沒有想到,前幾天游戲主播“超級小桀”應粉絲要求,直播參與拼多多砍手機活動,并轉發至各個微信、QQ群將近3萬人,途中也一度出現了砍價二維碼鏈接失效的情況,砍了兩個小時依舊沒有成功。

于是超級小桀當著直播間6萬觀眾的面,撥通了拼多多的客服電話,結果話還沒說完就被掛斷了。
沒想到,當晚超級小桀發布微博說:白天沒有砍成功的手機,現在收到了平臺派發的優惠券,僅需支付1分錢就成功了。

很快網絡上議論四起,#全網等拼多多一個回應#被頂上熱搜。
終于,拼多多回應了,簡單來說就是4點內容:
“未砍成功”不實;
“幾萬人參與砍價”不實;
熱搜與事實完全相反;
未來將進一步完善規則;

看來拼多多的態度倒是強硬,有種“反正我沒錯,是你們在顛倒事實”的既視感。
超級小桀馬上也澄清了一些事實,直接“打臉”拼多多:持續了兩個小時,至少幾千人參與,莫名其妙“成功”;不過具體有多少人砍單只有拼多多知道,砍到小數點后5位就砍不動了。

你看這張圖,金幣之后竟然還有百分比進度,簡直是防不勝防。

有超級小桀的直播錄像在,拼多多的回應相當沒有說服力,網友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至此,拼多多的小數點有了新的概念,畢竟已經超過了圓周率:

“人少砍不成,人多封鏈接”,什么時候能砍成,全憑拼多多做主。

可見,如果不是有粉絲力的網紅,也許還真“砍”不下來這臺手機。
去年3月,上海劉律師參加了拼多多的“砍價免費拿”活動,領取了一張“超級免單卡”,但邀請多人砍價后,進度卻始終停留在99.9%。
于是劉律師果斷將拼多多,以涉嫌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為由告上法庭??擅鎸|疑,拼多多的回應是:因為顯示百分比位數有限,砍價頁面只是省略顯示為0.9%,其實應該是0.9996427%。

果然,走過最長的路,就是拼多多的套路。
想薅拼多多的羊毛,可沒那么容易,哪怕你是律師。
用過拼多多的都知道,每次當打開軟件時,會自動跳出來免費現金提現、0元拿商品的活動,跟隨它一步步的進行后,總會讓你邀請好友助力;“好友XX已提現”、“超容易模式”、“離微信提現只差0.01元”等文字無一不在刺激著你的眼球。

在看短視頻的時候,相信不少人也刷到過“9.9搶五菱宏光”、“1分錢搶iPhone13”、“1元領榴蓮”等內容,點進去后都會跳轉拼多多,最后又開始重復拉好友的操作。
即使獎品以觸手可及的姿態在等你,但幾番操作下來,你以為的就差最后一個人,實際上永遠差著一個人。只要你不死心,那就陷入拼多多的套路中了。
隨便你拉人砍,放心,拼多多砍價永遠只剩0.01。
都說拼多多屬于是把人性弱點給拿捏了,不得不說它確有聰明之處,這一系列操作就是按照“爽文邏輯”設計,讓你相信自己是最幸運的,超越了99.99%的用戶,更愿意繼續操作;但也別忽視現實,金幣背后還有鉆石,拼多多才不會讓你輕松得手。
雖然我自己只被“砍一刀”坑過一次,但身邊確確實實有人,耐著性子砍到過拼多多的實物、領到過拼多多的百元現金,比如我部門的姜姜在拉了6個人助力之后,獲得了100元的現金打款,這是什么錦鯉體質啊。

見慣了拼多多“砍一刀”的套路,消費者們越來越不吃這一套了。
此次“六萬人沒砍下一臺手機”的事件,也讓我們看到了拼多多的公關之簡單粗暴,寧可讓公司品牌受損,口碑陷入危機,消費者對它的信任再度驟降,也不好好想一想如何解決問題。
想到拼多多在回應中還說“要進一步完善活動規則”,可是,再怎么完善,拿到實物和現金的都是少數,不滿意的總是大多數人。
如果說拼多多在建立初期,以獲取流量為首要,選擇像“砍一刀”這種純為增長用戶的營銷方式無可厚非。
可現在都2022年了,根本沒什么新用戶,想要野蠻生長拉流量的時代早該過去了。
據拼多多的財報顯示,2021年的年度活躍買家超過8億,但增長卻創上市以來新低。
現階段更重要的,難道不是想辦法激活老用戶嗎?
“重流量”這么久的拼多多,也該選擇“重品牌”了。
“砍一刀”已經讓很多人失去朋友了,再這樣下去,流量和用戶遲早會在拼多多日益消減的信任中敗光。
我想拼多多擺脫“砍一刀”套路營銷之時,才是它拾起消費者的信任之日。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