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4月24日20點,法國大選第二輪投票結束。現任總統馬克龍以58%的得票率擊敗極右國民陣線(RN)候選人勒龐(Marine Le Pen),贏得總統選舉,成為法國第25任總統。同時,馬克龍也是自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任期1995—2007)后首個連任的法國總統。在法國選舉者看來,這個結果意料之中但又讓人失望。如今的馬克龍讓法國背上了巨額債款,早已不是五年前通過高舉偉大的承諾而沖上政治舞臺的新候選人了。法國《世界報》評價:經歷了以連續危機為標志、困難重重的第一個五年任期,馬克龍的身上聚集了許多埋怨和不滿,甚至是憎惡。

所有法國人的總統
勝選后,馬克龍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在過去五年,法國經歷了種種變革,有歡樂的時光,也有艱難的時刻,以及前所未有的危機。他感謝法國人民對他的信任,信任他在接下來的五年中繼續領導法國。

當日晚間,他還在巴黎市中心的戰神廣場舉行支持者集會慶?;顒樱殡S著《歡樂頌》及法國國歌《馬賽曲》發表勝選演講,持續約10分鐘。馬克龍首先表示,4月24日這一天,大多數人選擇他在未來5年繼續領導國家。我感謝在第一輪和第二輪投票中選擇信任我的法國人,通過投資和深刻的變革建設一個更獨立的法國、一個更強大的歐洲,讓法國成為環保強國。

馬克龍說,他知道有不少選民給他投贊成票,并不是支持他的政策,而是為了阻止極右翼。他表示認識到自己對這部分選民的責任,也向他們表示感謝。他還提到放棄投票的選民,表示也應對他們的沉默作出回應。我很清楚這一票意味著承擔未來幾年的責任。我是他們的義務感、對共和國的熱愛、對不同予以尊重的代表人。

他還向勒龐的支持者喊話,稱從現在開始,他不是代表一個競選陣營的候選人,而是所有法國人的總統。他表示知道有很多選民選擇極右翼,必須為他們作出選擇背后的憤怒和分歧找到答案。他稱選民選擇了人道主義的競選綱領,對法國和歐洲的獨立滿懷雄心的綱領。他認為,法國人選擇了捍衛共和、社會和環保價值的綱領,建立在工作和創造基礎上的綱領,解放學院、文化、企業創新的綱領。

馬克龍簡要展望未來5年任期,表示將為更好的5年尋找更好的治理方法,為國家和青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務,承諾將繼續致力于建設更加公平、男女平等的社會。烏克蘭戰爭還沒有結束,提醒我們法國必須做出明確的選擇,在所有領域展示力量。我們必須保持善意和尊敬之心,因為我們的國家充滿疑問和分歧。沒人會被落在路邊。我們必須團結一致,這樣我們才能在法國幸福生活。未來幾年將不會風平浪靜,但會是歷史性的。我們將為我們這一代人書寫歷史!

他在最后表示,即將開啟的新時代不會是即將結束任期的延續。我們中的每個人都將為此努力。這一特別力量造就了法國人,我將繼續為我深愛、引以為榮的法國人民服務。
投票率創新低
目前,馬克龍的對手勒龐已承認敗選并發表講話。她表示,第二輪投票結果本身已是輝煌的成功,數千萬的同胞選擇了我們的陣營和改變。我向所有在第一輪中選擇信任我、在第二輪選擇加入我們的數百萬人表示感謝。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法國大選投票棄權率創下新低。第一輪投票時,棄權率達26%,而在第二輪投票中棄權率高達28%,創1969年以來最高紀錄。

馬克龍勝選后,歐盟領導人迅速發表祝賀。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Charles Michel)在推特上寫道:好樣的,埃馬紐埃爾。他表示,在這個動蕩的時期,我們需要一個穩固的歐洲和一個完全致力于建立一個更有主權和更具戰略性的歐盟的法國。

瑞典、羅馬尼亞、立陶宛、芬蘭、荷蘭和希臘的領導人,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都在結果公布后半小時內作出反應,表示祝賀。荷蘭首相馬克·呂特(Mark Rutte)說:我期待著繼續我們在歐盟和北約內部的廣泛和建設性的合作,并進一步加強我們國家之間的良好關系。英國首相約翰遜也發表祝賀,承諾與馬克龍合作,并稱法國是我們最親密和最重要的盟友之一。
馬克龍第一任期政績回顧
2021年,《世界報》的兩名記者杰拉德·戴維特(Gérard Davet)和法布里斯·洛姆(Fabrice Lhomme)出版新書《Le Traitre et le Néant》(叛徒與虛無),這本書對馬克龍的總統任期進行了批判性評估。半島電視臺解釋了這本書的題目:叛徒是馬克龍,虛無是他的偉大政策和傾向。

作為曾經的經濟部長,經濟的深入改革是馬克龍第一任期內的重中之重。馬克龍將公司稅率從33.3%降至25%,減免了受薪者交納的社會保險金,大大降低了勞動力成本。馬克龍還修改了《勞動法》,不僅工人的權益被保護,雇主解雇工人的權利也得到了保證。他還廢除了財富稅(ISF),并對資本收入設立統一稅率(PFU),以鼓勵投資者對公司和實體經濟的投資。

《叛徒與虛無》封面。
經濟部長布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曾公開表示,法國經濟在這五年內表現非常好。根據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在今年1月底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的經濟增長率為7%,由于法國在2020年受到大流行的打擊,經濟增長為負8%。此外,法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是歐元區最強勁的國家之一。2021年第四季度的失業率降至7.4%,這是自2008年以來失業率最低的一次。法國對于國外投資者的吸引力也有很大的改善:2020年法國共有985個外國投資項目,而英國和德國分別為975和930個。
法國的貿易平衡仍然是一個主要問題。相比較2019年,法國在2020年的外貿赤字(法國的進口和出口之間的差異)增加了73億歐元,達到了652億歐元。同時,法國的工人工作質量明顯下降。根據Mediapart的數據,在2017年第二季度和2021年第三季度之間,工人每周平均工作時間從32小時下降到30.9小時。

法國GDP增長率變化曲線圖。
馬克龍進行過兩次爭議較大的改革。一次引發了2018年的黃馬甲運動(Mouvement des Gilets jaunes)。當時馬克龍調高燃油稅,示威者不滿油價持續上漲而頻繁上街抗議。逐漸地,示威者的訴求迅速擴大到其他領域,比如提升草根及中產階級的購買力。示威者高舉馬克龍,下臺?。∕acron, Démission !)的牌子表達對馬克龍強烈的不滿。黃馬甲運動一直持續到2020年才漸漸平息。另一次爭議較大的改革發生在2019年。馬克龍宣布把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法國多個工會聯合起來進行大罷工,包括公共交通。此次罷工持續數月,人民的正常生活受到極大影響。這次罷工是繼1995年的退休大罷工以來最大的一次罷工抗議行動。

黃馬甲運動。
在外交方面,法蘭西24電視臺(France 24)評價馬克龍為能力不足、只會調解的總統。任期之初,意識到法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退縮,將自己視為多邊主義的領導者的馬克龍忙于英國脫歐等一系列外交事件,希望借此改變法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形象。2018年馬克龍訪華時,選擇先參觀中國古代的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并提到歐洲應該參與到一帶一路的基建工程項目中來。然而,今年俄烏戰爭爆發之前,馬克龍在2月7日前往莫斯科,意圖與普京緩和關系,維護歐洲的和平。兩周后,普京宣布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獨立,俄烏戰爭爆發。2月17日,馬克龍正式宣布法國撤軍馬里,結束了長達9年的巴爾赫內行動。《世界報》評價,法國此次撤軍標志著法國與馬里軍政府的關系急劇破裂,在非洲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失敗,長達多年的統治地位急劇衰落。

2018年,馬克龍和妻子訪問西安。
法蘭西24電視臺認為馬克龍在外交上的一次又一次挫折象征著法國在國際舞臺上的無能為力。即便如此,馬克龍仍然一直在掙扎。他努力抓住每一個機會,依靠他與世界上不同國家領導人的個人關系,讓法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好角色。
馬克龍在2019年11月接受《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采訪時說,北約是腦死亡。然而在俄烏戰爭期間,他仍然是一個服務于北約的領導者。2022年1月1日,法國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馬克龍更期望在國際上干出一番事業。他曾說過:我們必須從一個只在地理位置上聯系緊密的歐洲轉變為一個在世界上都非常強大的歐洲,擁有充分的主權,可以自由地做出自己的選擇并掌握自己的命運。如今,俄烏戰爭正重新洗牌世界格局。就目前而言,我們需要等待幾個月才會知道,馬克龍的國際野心會被重新鼓舞還是會遭遇進一步的挫折。
馬克龍和他家喻戶曉的愛情故事
2017年馬克龍選舉之時,他和妻子布麗吉特·馬克龍(Brigitte Macron)的愛情故事讓人們羨慕不已。如今五年的總統生活,也讓布麗吉特·馬克龍頻繁出現在公眾面前。
馬克龍在亞眠上中學時,布麗吉特是他的語文兼戲劇老師,比馬克龍年長24歲。有一次,馬克龍找到布麗吉特,希望她能指導自己寫出一個專門為畢業演出準備的劇本。我當時想他堅持不了多久。很快他就會覺得乏味了。我們一起寫,一點一點,我完全被這個男孩子的聰明折服了。布麗吉特回憶道。
馬克龍16歲要離開亞眠,去巴黎完成學業。臨走時他發誓要娶布麗吉特為妻。然而這時的布麗吉特有丈夫還有三個孩子。我們經常打電話,一談就幾個小時。就這樣一點一點,馬克龍用他的耐心,讓布麗吉特放棄了抵抗。兩人不顧眾人反對,在2007年結婚。至今,兩人沒有孩子。
入住愛麗舍宮后,布麗吉特成為了法國的第一夫人。與擁有法律地位和政府經費的美國第一夫人不同,法國的第一夫人地位十分模糊。法國第一夫人雖然沒有工資,但也享受著國家福利:在愛麗舍宮擁有自己的辦公室,雇用人數不等的辦事員為她工作,配有專門的安保人員……當然,這些雇員的工資、花銷都是從總統府的開銷中扣除,而不是從政府預算中單獨撥款。
據布麗吉特的辦公室發言人稱,和過去的法國總統夫人不同,布麗吉特很受法國人喜愛,每天能收到近200封信件,比奧朗德的第一女友一年收到的都多。法國雜志《Paris Match》3月進行了一項關于布麗吉特的研究,主要調查在這五年內,布麗吉特作為法國第一夫人的角色是否讓法國群眾滿意。結果顯示55%的受訪者對她感到滿意,超過一半的參與者認為布麗吉特對馬克龍和法國有積極影響。此外,52%的人認為她不應該只留在幕后。三分之一的法國人希望布麗吉特參與下一屆總統競選。
新聞與圖片來源:世界報、半島電視臺、法蘭西24、Paris Match、BBC、回聲報、德國之聲、Elle、紐約時報,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