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作為民間文化精髓,備受民眾的喜愛。其主要原因,是它具備了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的特性,往往通過簡單的文字就能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人生中的哲理總結得透徹又鮮明。
這些經驗之語被后世之人口口相傳,因為它源于生活,所以更貼近于真實。今天要分享的這句俗語,就是老祖宗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jié)總結出來的語句,既精準又有趣,而且還暗含了人際交往的道理。
01
在日常生活中,“廟小妖風大”這句俗語經常被人們掛在嘴邊。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從字面意思來看,它說的是如果一個廟宇太小,就會刮起很大的妖風。深入一點的解釋,就是說小廟所供奉的神靈,必然也不是什么大神,因此法力有限,很可能會無法鎮(zhèn)住妖怪興風作浪。
然而,這句話的真實含義卻并非表面上的意思。其往往只是借用廟宇與妖風打了個形象的比喻,將他們比作我們生活當中的人際關系網,用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說法叫做“圈子”。
人活一世,立足于天地之間,行走于社會之中,不論是誰,也不論是怎樣的人,多多少少都會與他人有一些交際關系。而只要有了交際,便會形成大大小小的交際圈,如親戚圈、朋友圈、工作圈、社會圈等等。如果一個圈子規(guī)模太小,就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很多麻煩事。
其實大家應該都有所體會,圈子規(guī)模大,大家相互制衡,相互依靠,相互分擔,相對來說更容易和諧相處,而如果圈子太小,一旦出現(xiàn)興妖作怪的人,能制衡其行為的人,卻往往又不存在于這個圈子,所以大家只能看著他“作”。
還有一點,圈子越小,所包括的人員越少,大家互相知根知底,誰什么樣、有幾斤幾兩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越是這樣,反而互相越是肆無忌憚。因此圈子中那有限的利益往往會爭奪得更加激烈,所產生的矛盾和摩擦越嚴重,圈子就越亂,到時妖風四起,又豈是這小圈子能鎮(zhèn)得住的?
正所謂圈子越小越能吵,越是能吵,就越會吵得天翻地覆,風云變色!
02
其實,這句俗語下半句的總結,更是經典,更加實際。
“池淺王八多”,這后半句以字面意思來看就是說池子水淺,王八就會顯露出來,因此就會顯得較多。
這后半句仍是一種比喻,其真正含義可以從兩點來看。首先,池淺水少,對于池中的王八來講那就是生存的資源少。所以,王八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就會一改懶惰的模樣,拼命游走尋找適合生存的最佳位置,如此也會讓人錯覺王八比以前變多了。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便是以此比喻來鼓勵世人要懂得良性競爭,積極競爭的道理。
其次,如果將這后半句俗語仍看作“圈子”的話,那么就是說,池子淺就意味著圈子的門檻低,這樣的圈子很容易吸引各式各樣的人進來。而一個圈子里,人員越雜,話音越雜,也就越容易使人產生矛盾,那么圈子也就會越亂。
就拿我們目前最熟悉的微信群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進來的人都是經過群主審核的,不說素質多高,但他們大多會遵守群規(guī),不會亂發(fā)激烈言論和垃圾信息。反過來,如果入群門檻低,那么進來的人就是五花八門,各種無關內容滿天飛,各種不恰當言論肆意發(fā)表,這便是圈子門檻低所帶來的結果。
03
至此,這句“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的俗語就了解到這了。其實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與其費心思在“廟小池淺”的地方你爭我奪,不如把這個心思放在如何去更廣闊的地方。
做個低調的人,默默地提升自己,靠自己的能力改變現(xiàn)狀、離開這里,去“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地方展示自己的才能,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
現(xiàn)實生活中,像“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這樣的現(xiàn)象很多。很多人因此而覺得人心太復雜,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爾虞我詐太多,都是為了搶奪自身的利益。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講,假如你能在這樣復雜的環(huán)境中保全自己,不同流合污,還能從中脫穎而出,那么你一定是個能剛柔并濟、有能有才的人。這樣的人,遲早能成大器。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fā)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