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902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2] )與十國(902年—979年 [3] )的合稱。這一時期政權更迭頻繁,每個政權均有鑄造錢幣,故此其中便誕生了不少古錢名品,今天小編便帶大家一覽其中最為珍貴的十類古錢幣。
永安錢
五代十國時期盤踞幽州的劉仁恭,劉守光父子所鑄造。有銅鐵兩種。銅錢存世極少,鐵錢存世亦不多,但多于銅錢。面值有有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等四種,皆為名珍,存世尤為稀少。

五代·燕永安一十(28毫米),珍,該幣鑄造精美,字口清晰俊美,包漿自然熟舊,極美品。

五代·燕永安一百一枚,直徑:31.5毫米,其面文形制極為獨特,面文按照右左上下順序念,和一般錢幣大相徑庭,頗為獨特。錢體厚重,文字清晰難得,極美品。日本名家平尾贊平舊藏,《昭和泉譜》原品

永安一千一枚,直徑:47.8mm,錢幣整體錢體厚重,錢文字形粗拙渾厚,此品為目前所見傳世品相最佳者,歷來為藏家所重,位列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開平通寶
五代后梁 開平通寶,(35.23~35.94)*(2.11~2.50)mm ,15.02 g ,為五代后梁太祖朱溫開平年間所鑄,有通寶及元寶兩種,均為大錢,是五代鑄幣中最為頂尖的曠世之,目前僅有國家歷史博物館有藏,此為第二枚,為日本名家遞藏。

天策府寶
十國· 楚· 馬殷天策府寶一枚,(直徑42.2毫米,厚4.7毫米,重39.3克),五代十國時楚王馬殷紀念開府置署所鑄,此錢鑄造極為精美,形質渾厚,書體雄偉,所以天策府寶歷來為藏家所愛,彌足珍貴,為十國錢幣之頂級名珍。

五代十國·楚 天策府寶背龍鳳一枚,(43.1*6.3mm,50.39g),十國時楚國鑄幣,錢幣鑄造尤為精良,錢文楷書旋讀,氣勢磅礴。錢背龍鳳形象生動,鑄工精湛,應為開國紀念幣或鎮庫所用,目前僅知此一品,被譽為古錢五十名珍。

唐國通寶折十篆書
五代十國唐國通寶折十篆書一枚,直徑32.6mm,重12.3g,錢幣鑄造尤為精美,銹色艷麗,形制莊重大方甚得藏家喜愛,因存世稀少,屬于被低估的收藏品種,十國古錢幣中的名譽品。

天德重寶背殷
天德重寶背殷一枚,直徑:33.2mm,此幣鑄造精良,文字渾厚古樸,銹色優美,品相一流,為中國古錢大名譽品,極為難得罕貴,極美品

永隆通寶背上閩下月
五代十國·永隆通寶背上閩下月一枚,直徑:41mm,該幣錢體厚重,形制規范,包漿銹色艷麗,為五代十國錢幣中的名珍,《閩錢集珍》有記載,極為少見。

永通泉貨隸書
五代十國永通泉貨隸書一枚,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中宗李璟在位時期所鑄造,分為隸書,篆書兩種。其中隸書最為珍貴,該幣江西一帶經典坑銹,文字力度感強,錢體平整無傷,字頭筆畫清晰,且恰到好處地被綠銹掩蓋,讓人愛不釋手。

天成元寶
五代十國· 后唐· 李嗣源天成元寶一枚,直徑24毫米,厚1.2毫米,重3.1克,錢文隸書,文字規整精整,制作工藝嚴謹,錢體呈暗褐色包漿,銹色得體自然,質地青黃。出自東北灌裝窖藏,存世僅見數枚。

天福元寶左旋讀大樣
五代·后晉天福元寶左旋讀大樣(25毫米),稀見,上美品 眾誠詳評 82

廣政通寶
五代十國· 后蜀· 孟昶廣政通寶一枚,直徑24毫米,厚1.5毫米,重4.1克,為鐵母版,中國古代錢幣重要名譽品,極為少見,極美品。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