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珠海人口還會大幅增長嗎?
隨著《2021年珠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下文簡稱統計公報)發布,珠海2021年人口成績單揭曉:常住人口較上一年增加1.71萬人,自2017年以來首次從原來的2位數回落至個位數。
珠海從來不是大口大城,但人口增量和增幅作為衡量一個地方對人吸引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始終頗受輿論矚目。數據背后釋放了哪些信號?人都去哪兒了?珠海長期人口吸引力如何?圍繞上述熱點問題,南都記者嘗試解讀這份人口大數據。

珠海人口增速放緩 去年新增1.71萬人
最新發布的《2021年珠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珠海去年常住人口 246.67 萬人,比上年末增加 1.71 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 223.85 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90.75%,比上年末提高 0.28 個百分點。
結合《珠海2021年統計年鑒》,南都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自2016年以來,珠海新增人口大多保持在兩位數(2016年除外),按年計新增人口依次為6.23萬人、11.04萬人、13.88萬人、12.28萬人、11.78萬人。 即便是在疫情常態化下,珠海2019年、2020年的人口增量依然可觀,維持在10萬以上的增量。

換算成增速,珠海過去5年同樣表現搶眼,除2016年增幅3.3%,其它年份均保持在5%-7%的較高速增長區間,直至2021年,這一數字首次降至0.7%。

整體來看,珠海2021年一方面延續了人口增長的總體趨勢,但規模和增速均明顯回落,是過去六年來最為平緩的一年。
珠海去年新增的1.71萬人又都來自哪里呢?統計公報給出了答案:去年出生人口 2.16 萬人;死亡人口 0.45 萬人;自然增長人口 1.71 萬人,自然增長率 6.96‰。 換言之,2021年珠海新增人口為自然增長人口。
需要補充的是,2021年珠海人口增速放緩,一定程度上或與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方法的升級改進、大量隱藏人口被納入統計所帶來的城市人口基數短時大幅增長有關。
以珠海為例,第七次人口普查前,按照原來的統計方式,珠海截止2019年末常住人口首次突破200萬關口,至202.37萬人,但在第七次普查后,該數據修正為233.18萬人,而根據此次普查結果,珠海事實上早在2017就已經邁過200萬人口的門檻,達到207.02萬人。人口基數在修正后的突然增長,疊加人口老齡化和常態化疫情防控對務工人員流動等影響,無疑給翌年的珠海人口增長帶來多重挑戰,2021年數據不及往年亮眼也就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內了。
佛山、東莞2021年人口增長領跑 珠海排名第7
作為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粵港澳大灣區2021年的人口吸引力表現如何?珠三角哪個城市人口競爭力最強?
從區域來看,除佛山、東莞一枝獨秀,人口逆勢上揚,另外7個珠三角城市交出的2021年人口數據均不及往年亮眼。

以深圳、廣州為例,這兩個人口超千萬、常年位居全國人口增幅榜前列的一線城市在2021年均一改多年來四五十萬的高速增長,回落至個位數,其中深圳2021年新增人口4.78萬人,廣州新增人口7.03萬人,而在此前的2020年兩地人口增量分別為52.98萬人和42.82萬人。
除珠海外,中山、江門、肇慶、惠州2021年常住人口分別增長3.58萬人、3.1萬人、1.28萬人和0.88萬人。

去年大灣區常住人口增量最大、人口吸引力最強的城市當屬佛山和東莞,其中佛山2021年新增常住人口9.38萬人,領跑珠三角,較2020年新增8.74萬人的水平進一步上升,截止2021年末,佛山常住人口達到961.26萬人,繼廣州、深圳、東莞之后,下一個千萬級人口大城呼之欲出。
東莞同樣表現搶眼,在人口基數邁過千萬級關口的基礎上,2021年新增常住人口5.32萬人,絕對增量雖只排名珠三角第三位,但較2020年2.86萬人的增量提升近一倍,顯示出在脫虛向實的大背景下,這個全國制造業重地的人口競爭力正穩步提升。
而放眼大灣區,珠海2021年1.71萬人口的增量,不僅在珠三角城市中拍第7位,在珠江口西岸城市中,也不及中山、江門,與珠海作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定位尚有差距。
對于人口規模偏小、發展尚處于追趕爬坡階段的珠海而言,接下來仍需奮起直追,從推進產業第一、提供更多優質崗位和更好發展機遇、優化公共配套等多方面入手,進一步提升人口吸引力,尤其是人才競爭力。
2021年廣東出生人口最多 年輕的珠海需加把勁
隨著全國30個省份(除吉林省外)陸續公布2021年人口數據,廣東2021年出生人口最多話題日前登上熱搜榜。
數據顯示,廣東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68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18.31 萬人,出生率9.35‰。廣東是全國全年出生人口唯一在百萬人以上的地區。
在人口爭奪愈演愈烈、人口老齡化加劇、居民生育意愿下行的背景下,提高本地人口出生率正日益受到關切。

從區域來看,列入南都統計的珠三角8個城市中,2021年東莞出生率最高,達到12.03‰。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東莞15-59歲人口占比為81.41%,平均年齡約34歲,幾乎和這座城市同齡。
除東莞外,出生率保持在千分之十以上的,還有廣州、佛山和肇慶,分別為11.82‰、11.53‰和10.38‰。
相比之下,珠海在如何提升居民生育意愿上也需要加把勁,2021年8.78‰的出生率,僅位列江門之前,距離東莞、廣州、佛山、肇慶尚有差距。
人都去哪兒了?
珠三角務工人員回流,珠海人口吸引力長期優勢仍在
單年新增人口從過去動輒四五十萬、十幾萬起步,到2021年回落至十萬以內,珠三角城市常住人口增量明顯回落,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人都去哪里了呢?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從另一個視角提供了可能的答案:珠三角外省流入人口中有大約10%來自湖北,而在2021年,湖北人口增量近55萬,創下了20年以來的新高。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肖金成表示,從2010年開始,東部地區產業轉移以及中部地區崛起,吸引了部分省際遷移人口向中西部地區回流。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外來務工人員的回遷可能是廣東流入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珠三角產業轉型,如機器換人、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外來務工人員產生了擠出效應,而本來服務業可以承接勞動力轉型,但是生活水平高+疫情不斷讓服務業發展承壓。
在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珠海積極行動,于4月底召開全市產業發展大會,錨定產業第一的目標,發布1+5+3產業發展系列政策,提出2025年工業總產值要突破1萬億元,其中的亮點之一就是出臺《加快產業創新人才集聚十條措施》,計劃將90%以上的人才資金、人才項目將向珠海重點發展產業傾斜。
分析人士表示,從長期來看,四區疊加的歷史機遇以及連接港澳的區位優勢、大灣區澳珠極點的定位等,都將讓珠海長期保持人才吸引力,人口和人才優勢的基本面并未改變。
出品:南都珠中江新聞部灣區會客廳
采寫:楊亮 實習生胡葉彤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