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QS世界大學排名出爐,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排名都分別上升了6位和3位。北大排名第 12 位,清華大學上升了 3 個名次,排名第 14 位,都創下了在QS世界大學排名的歷史最高排名。
復旦大學列34位,上海交通大學上升了4位,位列第46。兩所大學在大陸上榜高校中分別居于第三和第五位。

今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在 100 個地區共有 1418 所大學上榜,多于去年的 1300 所。中國(大陸)上榜大學達到71所,大學數量位列為世界第三。
業內人士指出,北大、清華這2所大學之所以能獲得這么高的排名,歸功于QS研究影響指標(單位教員論文引用數)和師生比例指標(代表了教學規模)的提升。

71 所上榜高校中 24 所的排名較去年有所提升,20 所的排名較去年有所下降,14 所的排名持平,13 所新上榜。
今年QS對衡量研究影響力的方法進行了改進,單位教員論文引文數(CpF)有所提高。在該指標中,37 所中國大學的表現較去年有所提升,21 所大學則有所下降。中國(大陸)有 18 所大學的研究影響力躋身世界前 100 名,僅次于美國(22 所)。

北京大學在學術聲譽方面取得了中國(大陸)的最高分 99.3/100,另有其他四所大學在該指標中排名世界前 100,分別為清華大學(98.9/100),復旦大學(83.6/100),上海交通大學(82.7/100),浙江大學(72.2/100)。
清華大學在中國(大陸)的雇主聲譽方面取得了最高分 97.7/100,共有五所大學在該指標中排名世界前 100 ,分別為北京大學(96.5/100),浙江大學(95.3/100),復旦大學(93.5/100),上海交通大學(90.2/100)。
相對于全球競爭對手,中國(大陸)大學的教學規模也持續下降。 在上榜的 71 所大學中,共有四所中國(大陸)大學在該指標中躋身世界前 100 ,分別為南方科技大學(97.7/100),清華大學(92.8/100),復旦大學(89.3/100),北京大學(87.3/100)。
由于全球疫情,49 所中國(大陸)大學的國際教師比例下降,但浙江大學逆勢沖進該指標前 100 名。中國(大陸)僅有四所大學進入前 200,分別為西交利物浦大學(99.1/100),復旦大學(99.1/100),同濟大學(66.2/100)。
54 所中國(大陸)高校的國際學生比例指標下降,只有一所躋身世界前 300 名,為暨南大學(83.9/100)。雖然國際學生僅占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入學學生的 1%,但他們的數量比疫情之前有所增長。
在就業成果這一新指標中,只有兩所中國(大陸)大學躋身世界前 100 名,分別為北京大學( 91.4/100 )和清華大學( 87.1/100)。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