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嘈坊
2016年9月,央視向劉強東發出了邀約,想要拍攝他在京東工作的日常。
劉強東同意了,畢竟此前參加這類節目的企業家,都為個人和公司吸引了更多的流量,況且這一年,京東還邁入了世界500強企業的行列。
接受采訪,無疑能錦上添花,讓京東的名聲再度提升。
采訪進行得很順利,劉強東的一舉一動,都和他樹立的“好老板”形象一致,平易近人。
他親切地和員工打招呼,參加員工的喜宴,還隨手給五年以上工齡的員工,送出最新款的手機。
但誰也沒想到,京東副總裁杜爽的一番話,卻險些讓這一天的努力付之東流。
而杜爽也因為這一番話,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01 拼命三娘
從管培生到京東的副總裁,杜爽只用了8年的時間。
在這8年的時間里,她犧牲了所有休息的時間,一心一意地撲在了工作上面。
甚至,她還不惜犧牲自己的身體健康。
有一次,杜爽和供應商喝酒,因飲酒過多,導致顱內壓過高,致使眼球的毛細血管破裂,猛然變成血紅色的一雙眼睛,嚇壞了所有人。
也正是因為“拼命三娘”的勁頭,從2008年進入京東做管培生,到拿下2000萬的銷售額,杜爽只用了8個月的時間。
也正是因為這股勁頭,杜爽一路晉升,到2015年坐上了京東副總裁的職位。
要說能坐上副總裁的位置,杜爽的情商、智商應該都不低。
但聰明人,有時就會反被聰明誤。
2016年9月,劉強東接受了央視《遇見大咖》的邀請,讓記者前來京東錄制節目。
而這時,恰好是他每個月宴請一個部門員工,喝酒聊天的日子,以了解員工的情況。
但也是在這個時候,坐在他身邊的杜爽,突然吐露了自己意外懷孕四個月的消息。
劉強東一愣,隨后立馬反應過來,讓杜爽就別喝酒了,并連聲恭喜她升級為媽媽。
作為京東8年的老人,她自然知道劉強東一直強調,京東是個注重人文關懷的公司,他更是對員工動向十分了解的好老板。
因此,她立即解釋是因為意外懷孕,又有可能保不住,這才沒有把消息告訴任何人。
這樣的情況聽著不大好,所以劉強東關心地問了一句:“那你怎么休息啊?”
以杜爽“拼命三娘”的形象,即便是這個關鍵時刻,她也不可能會丟下手頭的工作。
果不其然,她以輕松的口吻說:反正也過來了,現在已經穩定了。
話說到這里,就應該及時打住,否則劉強東表現了一天的“好老板”,就有可能前功盡棄。
于是,劉強東轉移了話題,感慨今天是個好日子,一天之內聽到了兩個喜訊,挺好。
如果這時,杜爽能夠品味到老板話里的意思,也許情況就沒有那么槽糕了。
可她偏偏,又接了一句話。
02 聰明反被聰明誤
“我不會耽誤工作的,老板。”
這句話會是“拼命三娘”杜爽說出的話,但話里的小心思,也透露得明明白白的。
多少職場女性懷孕后被淘汰的,即便她是京東的女高管,可也同樣擔心因為懷孕、生子,而丟掉副總裁的位置。
選擇在酒局上曝出自己懷孕,并且經歷過高危的事情,杜爽無疑是想在表功的同時,也想讓劉強東承受一定的輿論壓力,從而保留自己的位置。
然而,她卻是小看了劉強東。
當她說出這句話時,雖然所有人都笑了,但劉強東的不悅已經十分明顯了。
而他接下來說的話,看似是勸解,可言外之意卻極具殺傷力:
不要以為自己不在了,整個部門就散了。我一個總裁離開8個月,公司都在正常運轉,難不成離了你這個副總裁,就不行了?
公司可是根據法律制定了相關的規定,處于特殊時期的員工是有權利休息的。你不休息是個人的選擇,可不是公司強制的,畢竟有老員工休了三年。
但最讓杜爽擔憂的,還是說他們休假,是給手下兄弟機會的這句話。在她看來,這無疑是在說:你隨時能被取代。
這般敲打一番后,劉強東又給了一顆“甜棗”:他肯定了杜爽對公司的付出,又十分關切地讓她該休息就休息。
杜爽此時也反應了過來,自己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她的臉上再沒有之前的笑容,神情有些落寞,落寞中又有些慌張,緊閉著嘴唇沒再說話。
或許杜爽忘記了,從寒門貴子到行業大佬,劉強東經歷了風風雨雨。
他怎么會因為她的小心思,而亂了陣腳,毀了自己的“好老板”人設呢?
03 寒門出貴子
劉強東的“好老板”人設,還得從他的出身說起。
1974年,劉強東出生在江蘇省宿遷的一戶貧困家庭。
因為靠近京杭運河,劉家的父輩三代,都是靠著跑船運貨為生,收入微薄。
由于父母常年外出,劉強東打從出生起,就由外婆拉扯著長大。祖孫兩人相依為命,過著勤儉、艱苦的生活。
父母不在身邊,外婆的年齡又大了,所以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幾乎都由劉強東自己拿主意。慢慢地,他也養成了有主見的性格。
他深知以自己這樣的家庭情況,要想出人頭地,只有讀書這一條路。于是,他在學習上十分地用功。
1992年,劉強東考進了中國人民大學,跨出了改變命運的第一步。
但跨出這第一步后,劉強東就遇到了困難。
家里的積蓄不多,并不足以支撐他去北京求學。就在他為學費發愁的時候,村民慷慨解囊,拿出零零散散的零錢,給他湊了500元,以及76個熟雞蛋。
劉強東深受感動,同時也暗下決心,將來有出息了一定會回報村民。
這也為他盡力給基層員工謀福利,而埋下了伏筆。
進入大學的第一個學,他就嘗試了很多工作。他給人抄寫過信件,倒賣過打折的精裝書籍,做過家教,還給人修理過電腦。
只是,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收入卻并不多,于是劉強東決定另辟蹊徑。
他開始自學編程,靠著給別人敲代碼,在短短數個月的時間里,就賺下了十幾萬元。
雖然在當時,他成為了最有錢的大學生之一,但這在他看來,給別人打工還不算有出息。
于是,他決定邁出了改變命運的第二步——自主創業。
但邁出這一步后,他所經歷的艱辛,前所未有。
04 經歷被騙后,仍善待員工
1995年,劉強東大四,拿著所有的積蓄,盤下了學校附近的一家餐館。
接手之后,他給餐館的員工漲了一倍工資,把宿舍從地下室搬到了樓上,并把員工餐定為兩葷兩素。
待遇提高如此之多,員工自然也盡心盡力。此時,劉強東臨近畢業,忙著寫論文,見店鋪正常運轉并有盈利,便當起了“甩手掌柜”。
然而,他卻忘記了“人心不足蛇吞象”。
他沒有想到,收銀的小姑娘和后廚的廚師談起了戀愛,不僅頓頓大魚大肉,還開始變著法子貪錢。短短半年,他便虧損了24萬元。
無奈之下,他關掉了餐館,身上除了幾萬元的債務,就只剩下一塊兩毛錢。
雖然損失慘重,但這一次失敗,也讓劉強東發現,自己在管理經驗上的欠缺。
因此,大學畢業后,他進入了日本外企工作了兩年。
兩年后,他還完債務,帶著剩下的一萬兩千元,再一次開始了創業。
這一次,他瞄準了數碼產品行業。他到中關村租下了一個小柜臺,因為當時和龔曉京正值熱戀,所以柜臺的名字,取為“京東多媒體”。
秉承著“寧可賣貴,也不賣假”的經商理念,京東留下了不少忠實的顧客,因此5年的時間,劉強東在中關村連開12個柜臺。
但就在他距離成功只差一步的時候,考驗如期而至。
因為不想讓員工感染“非典”,他去買了四車的食物,分發給員工,讓他們待在宿舍,然后把12個柜臺全部關掉。
劉強東打算就這樣挨過6個月,但這時,一個經理突然提議做互聯網銷售。經過分析后,劉強東也做出了判斷,電子商務將會成為新的零售方式。
“京東商城”,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誕生了,并在之后三年,逐漸站穩了腳跟。
2007年,劉強東又發覺了物流方面的弊端和商機,于是不顧全公司的反對,決定自建物流。
事實也證明,他的強勢和霸道是對的,物流成為了京東的另一個競爭優勢,京東此后也一路高歌猛進。
2014年,京東在美國上市,劉強東也成為了電子商務的行業大佬。
而這時,他對基層員工的善舉,開始頻頻曝光。
05 杜爽自毀前程
2014年春節,劉強東在報紙上看到,一名留守兒童因為父母不回家過年,選擇了自殺,而深受觸動。
他當即決定給春節留下來加班的員工,發放3000元的補助,讓他們把孩子接到身邊過年。
2015年,劉強東又在京東年會上,臨時起意,給一線配送員發放現金獎勵。
除此之外,他為了解決員工子女上學的問題,建立了中小學;
他決定為員工改建白領公寓,給宿舍配備洗衣機、空調;
他還拿出10億,給老員工,骨干員工提供住房貸款......
2016年春節,劉強東帶著新婚妻子“奶茶妹妹”章澤天,回到了家鄉。
他實現了自己曾經許下的諾言,回報了村民的善意。他給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包了一萬元的紅包,并且大力促進家鄉的發展。
“寒門貴子”、“好老板”、“知恩圖報”、“看重兄弟情”等等標簽、人設,不斷地出現在劉強東的身上。
但標簽越多,也越危險,小小的一個舉動,便有可能擊碎顧客對他的信任。
而一旦京東出現大的動蕩,它的競爭對手“阿里巴巴”、“唯品會”、“蘇寧易購”等公司,勢必會趁機分割它的市場。
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杜爽才會在酒會上,在鏡頭前說出自己懷孕四月,不曾休息的事情。
但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在向老板挑釁,更沒有考慮過任何的后果。
也因此,在杜爽在2017年離開京東后,在酒會上不合時宜的“報喜”,也成為了她離開的主要原因。
畢竟當“杜爽離職”的消息傳出,京東也解釋是“個人原因”。
有人覺得杜爽此舉是情有可原,劉強東因為她說了這一番話,就把她給“逼”走,也太過冷血無情。
但也有人覺得杜爽的行為本就不妥,要不是劉強東把話說圓滿了,保不齊京東會發生怎么樣的震動。
雖然當時充斥著各種聲音,但事情已經有了定局,那就是杜爽自己毀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或許誰也沒有想到,事情還會有后續。
結語:
2022年6月,有自稱是京東內部的人出來爆料,杜爽離職并不是被劉強東所逼走,畢竟酒會過后,她還在京東工作了一段時間。
另一個“內部人員”稱,杜爽在京東至少三進三出。最近一次是在2019年年初,她進入了京東的算法部門Y事業部。
當時,Y事業部發展不順,前任負責人已經離職,普通員工也是跟著走的走,跳槽的跳槽。
只是,隔行如隔山。
一個管理營銷的人,去管理算法部門,自然不可行。而她上任后的第一個動作,也不是穩定人心,卻是裁人。
果不其然,算法部門再次出現了問題。杜爽也在問題出現后,又一次離開了京東。
因此,在部分人看來,杜爽這是被當做了裁人的“一把刀”,以此保全公司的名聲。
不過,愿不愿意做這“一把刀”,看的是每個人的選擇。
無論是酒會上的“說法不分場合”,還是后來“內部人員”爆料的裁人“一把刀”,都是杜爽的選擇。
有人說,人的一切命運,都是選擇的結果。
而選擇的結果,決定著接下來的道路和方向。
因此,在人生重要的關鍵時刻,選擇要十分的慎重。
如果當初杜爽沒有選擇“報喜”,也許也就不會成為“一把刀”,前途依舊一片光明。
但世上,又哪里有未卜先知呢?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