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年度流行語海選,是一次語言生活的民主會。12月16日,上?!墩Z言文字周報》編輯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2020年十大網絡流行語。它們包括:逆行者甩鍋后浪打工人爺青回凡爾賽/凡爾賽文學你品,你細品有內味了內卷社會性死亡。
據《語言文字周報》執行主編楊林成介紹,本次十大網絡流行語的發布經過了讀者推薦、網絡海選、專家評議三個階段:讀者一共推薦條目270余條;《語言文字周報》編輯部根據流行度、創造性的高低,初步遴選出27條進行網絡海選;最后由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四川達州職業技術學院等科研院所與高校的學者們參與評議,確定十大網絡流行語。
學者們普遍建議,主流媒體發布年度流行語條目,應倡導充滿陽光的數字化生存。海選中網民呼聲較高的年輕人不講武德,耗子尾汁一起去爬山嗎?等沒有入選,因為缺少正能量;網抑云等諧音梗,語文智慧不足,也沒入選。另需要注意的是,入選榜單的陰陽怪氣類流行語,其使用有著特定語域,不適合書面語表達。流行語研究專家、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李明潔指出,評選流行語應注意區分流行語與新聞熱詞關鍵詞等概念。
以下為2020年十大網絡流行語:
1、逆行者
逆行即反向行走,是危險的,在道路交通上是被禁止的違法行為。逆行者是指反向行走的人,本來是一個貶義詞;而今年的流行語逆行者則是一個褒義詞,用于指代那些在新冠疫情阻擊戰中不顧個人安危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醫務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員等為代表,各行各業涌現出了大量挺身而出的集體和個人。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抗擊新冠病毒中表現出來的巨大的勇氣與無私的擔當,讓他們獲得最美逆行者的稱號。
圍繞新冠疫情,產生了一大批熱詞和流行語。比如戰疫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火神山雷神山云監工云課堂停課不停學熔斷機制健康碼核酸檢測密接者不約而同等。逆行者位居2020年頭條搜索第一名。
2、甩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美國部分政客歪曲事實,編造謊言,妄圖通過向中國推卸責任來轉移視線,掩蓋自身抗疫不力的事實。在我國的官方回應和媒體報道中,甩鍋一詞頻繁出現。一篇人民網評的標題就是:《人命關天,豈能甩鍋》?!度嗣袢請蟆房恼f,中國人民真誠希望美國能夠早日控制住病毒肆虐的疫情,同時也要正告美國一些政客,甩鍋推責、挑事對抗改變不了事實,只會欲蓋彌彰、自取其辱。
甩鍋即推卸責任,將自身的責任轉移出去,讓別人來承擔。源于背鍋,而背鍋又是慣用語背黑鍋的縮略。同樣是鍋,背鍋的鍋是指并非自己應擔的責任,而甩鍋的鍋則是指自己應擔的責任。
3、后浪
流行語后浪,大致是指90后、00后一代。2020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網上熱播一個短視頻《后浪》。發布視頻的是嗶哩嗶哩(bilibili)網站(簡稱B站)。視頻中,一級演員何冰走上舞臺,以前輩的視角發表一段深情的演講,獻給新一代的青年們。年初以來,疫情肆虐,人們關注到了在危難關頭青年一代的擔當與勇氣。何冰在演講中以后浪喻指青年一代,表達了對他們的認可與期許。視頻一經發布,便引起高度關注,成為一個現象級的新媒體營銷案例。不過,對后浪的定義與描述也引起了不少討論,批評者認為視頻《后浪》過于美化新冠疫情背景下年青一代的生存際遇。
后浪躋身頂流,一是因其節引自為人熟知的諺語 ,具有較高的語義透明度;二是切合了當代青年迎難而上、拼搏奮進的精神風貌。
4、打工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打工人一夜爆火。其實這個詞是舊瓶裝新酒。據說,打工人被當成梗,與一名網紅的視頻有關。他曾發布了幾條短視頻。在其中一條視頻中,他做出要出門打工的樣子,對著鏡頭說:勤勞的人已經奔上了塔吊,你卻在被窩里伸了伸懶腰,你根本沒把自己生活當回事兒。早安,打工人!這種自我調侃的句子,很快引起網友的轉發和戲仿。
打工人,原本是從事體力勞動的人,通常為外來務工人員。曾經流行的稱謂有打工仔/妹社畜等。打工仔/妹經常從事體力勞動,收入低,隱含著一絲卑微的意味;社畜又似乎太安于現狀,沒有斗志和理想。今天,一聲打工人,在平凡中透露著追求,在隱忍中透露著堅強。雖然人在打工,但卻不卑不亢,有著自己的尊嚴。打工人這一稱謂,讓所有勞動者——從事體力勞動,或者技術勞動的人,以至大部分白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團結。后來又衍生出一系列××人結構的詞語,比如尾款人干飯人禿頭人等。
5、爺青回
即爺的青春又回來了的縮略語。2020年,B站用戶一共發送了22億條彈幕,其中爺青回被發送了超540萬次,穩居第一。網民們爺青回用來表達再次見到曾經熟悉的人和事物時的一種喜悅之情。那些年的人物、影視劇、游戲、動畫,旋律,一旦出現,不少網友往往會發出一句慨嘆:爺青回!
與爺青回密切聯系的,是爺青結,意即爺的青春結束了。多用于慨嘆自己喜愛的或關注的事物的消失或結束。
6、凡爾賽/凡爾賽文學
凡爾賽即凡爾賽宮,是巴黎著名的宮殿之一。網絡熱詞凡爾賽源自日本少女漫畫《凡爾賽玫瑰》,其中刻畫了十八世紀末凡爾賽宮的浮華奢靡。今天網友們以凡爾賽借指刻意炫耀高檔、奢華生活的做派。凡爾賽文學的經典套路是:不經意地用反向表述來炫耀自己的優越感——先抑后揚,明貶暗褒,有時再加上適當的自問自答,草蛇灰線地流露出貴族生活的線索。幾則凡爾賽文學的經典文案流傳甚廣:①我男朋友真是個大直男,他送了我一輛蘭博基尼,可是顏色超級土!我該怎么跟他說我不喜歡?。、诮裉鞗]化妝也有人找我要微信,好苦惱哦!③好無聊啊,別人要做一天的工作我不到半天就做完了,接下來該做什么呢?
凡爾賽一詞實際上也用于調侃。比如撒貝寧說自己不想保研北大,網友就會調侃他在凡爾賽。這么說并沒有惡意。精通凡爾賽/凡爾賽文學的人,被戲稱為凡人或凡學大師。隨著凡爾賽凡爾賽文學爆火,還衍生出了入門凡低級凡高級凡等不同級別的裝腔作勢。
7、你品,你細品
干啥啥不行,陰陽怪氣第一名。2020年,網絡上流行著一種陰陽怪氣的腔調。你品,你細品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其潛臺詞是:此處有貓膩,此事不簡單!你需要時間思考才能弄明白的。仿佛說話人自己對背后的真相已了如指掌。其實很多時候也只是一種故弄玄虛。你品,你細品來源于網絡上一段搞笑視頻——視頻中,男子勸老婆不要買包,讓她在買包和買房兩個選擇中思考,對他老婆說:你品,你細品!這個有點搞笑的視頻,一時間被網民們競相使用。
熱度較高的陰陽怪氣語系成員還有:A.啊,這?/就這?就這?類似口頭語切~!。通常出現在別人展示成果的評論區,說話人抱著一種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心態,一副睥睨他人的神氣。B.××它不香嗎?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正常人都知道的,你不認同我,就是不正常!C.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的有人××?連續反問式的質疑口氣,凸顯出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8、有內味了
有內味了是一句北方方言。那在口語中可讀作nèi,借用內來表示。全句可還原成有那種味道了,或有那種感覺了。2019年初,有內味了隨著一些京味兒視頻在網上出現,經由電競圈衍生出了有××內味了的梗。作為流行語,它帶有詼諧色彩,表示正宗、地道、棒等新義。今年突然火爆起來。它多出現在標題中,比如:有內味了!劉敏濤教張朝陽唱《紅色高跟鞋》,眼神動作全都是。又如:有內味了~ 感知百姓生活從‘內蒙古味道’開始!網民們用它或表達調侃、吐槽;或表達對贊揚與認同。
9、內卷
內卷(Involution),或作內卷化,最開始是美國人類學家格爾茨用來解釋為什么農耕社會長期沒有大的突破的一個術語。后來,語義泛化,被用來解釋為什么一個社會或組織既無突變式發展也無漸進式的增長,只是在一個簡單層次上自我重復。流行語內卷,描述的是各行各業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有限資源的存量廝殺。博士畢業去社區醫院;英語專業八級、碩士,在教幼兒英語;普通班高分化,高分班火箭化,火箭班清北常態化……都是典型的內卷現象。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只能拼盡全力,以使自己獲取少量的競爭優勢。在內卷文化的裹挾下,大家活得都很累。內卷還可縮略為一個字卷。你看,讓你孩子上早教班的,不是早教機構,而是其他搶著把孩子塞進早教班的家長,太卷了!
10、社會性死亡
有人將死亡分為肌體死亡代謝死亡和社會性死亡三種;親友和鄰居所公知的死亡,叫社會性死亡。網絡上被用來借指一個人名譽遭到嚴重損失的社交隔斷。2020年11月,清華學姐誤斥學弟性騷擾,將其社會性死亡的風波,讓這一名詞火了起來,被用來描述個體遭遇網絡暴力后陷入社交往來被阻斷、社會聲譽被傾軋的困境。揭發對方的疑似不道德或違法行為,將其公之于眾,摧毀這個人的社會形象和社交圈子,讓其社死——這種戾氣濃重的社會性死亡打擊,侵害了個人隱私,不合法律精神。
責任編輯:陳詩懷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