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氣候干燥,人們出現的咽干鼻燥、唇干口渴、咳嗽無痰、皮膚干澀等現象被稱為秋燥,而梨鮮嫩多汁、酸甜適口,有很好的改善秋燥的作用。
梨,又被稱為快果、玉乳,亦有百果之宗天然礦泉水之稱。
中醫認為,梨性味甘、微酸、涼,歸肺、胃經,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之功。主要用于熱病津傷、心煩口渴、肺燥干咳、咽干舌燥或大便干結之癥。
吃生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現的咽喉干、癢、痛、聲音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癥狀。
梨雖然是佳果,但并非所有人群都適宜。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頻者,睡前少吃梨;血虛、畏寒、腹瀉、手腳發涼的患者不可多吃梨,并且最好煮熟再吃,以防寒濕癥狀加重;梨含糖量高,糖尿病者當慎;慢性腸炎、胃寒病患者忌食生梨;梨含果酸較多,胃酸多者不可多食。吃梨時喝熱水、食油膩食品會導致腹瀉;梨含果酸多,不宜與堿性藥同用,如氨茶堿、小蘇打等;梨不應與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瀉。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