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8月28日,李鴻章來到美國。
為了迎接李鴻章一行,美國總統克利夫蘭取消了度假,紐約各地也掛起了大清黃龍旗。

當天,紐約萬人空巷。
就在李鴻章仿佛穿越般,驚訝地看著紐約街頭那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的時候,美國政客們也在審視這個來自東方的“裱糊匠”。
那年,美國已是全世界最大的單一經濟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生產國、最大的農業生產國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
而中國,卻是滿目瘡痍。
01半殖民地往事
作為后起之秀,美國沒趕上19世紀中期在中國的那場饕殄盛宴,盡管也通過《望廈條約》《天津條約》《中美續增條約》撈了些好處,但和傳統殖民國家比起來,只能算是分了一杯羹。
而且,殖民者在中國的利益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中國不是印度,面對外族的侵略,中國民眾反抗越來越激烈。
1900年(庚子年),義和團運動在中國北方地區達到高潮,清朝內部主戰派占上風,他們不滿帝國主義壓迫,起來反抗。
而此時,殖民者也在思考,怎樣才能完全控制這片土地。
他們嘗試著用暴力鎮壓反抗者。
八國聯軍占領紫禁城,并強迫清政府簽下辛丑條約。

條約規定,中國從海關銀等關稅中拿出4億5千萬兩白銀賠償各國,并以各國貨幣匯率結算,按4%的年息,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億8223萬8150兩,史稱“庚子賠款”。
在殖民者看來,讓中國人背上沉重的經濟包袱,然后再保住清王朝,通過傀儡政府控制這片土地,似乎是一種不錯的奴役方式。
然而,他們低估了這片土地的反抗決心。
當時,中國全年財政收入才1億兩白銀,一個庚子賠款,中國人不吃不喝要10年才能還清。
“庚子賠款”的結果是丁糧加派和舊稅愈重、新稅愈多,中國社會的每一個人都承受著賠款之苦,底層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在腐朽無能的清政府徹底放棄抵抗、自甘墮落之后,革命者興起。
這次,老百姓不僅反抗殖民統治,也反抗腐敗無能的清政府。
于是,各種民變出現。
殖民者意識到,通過傀儡政權控制這個國家的搞法繼續不下去了。
過往的經驗告訴他們,對待土著,要么像印度人、非洲人那樣馴服,要么像印第安人那樣屠盡。

此時,黃禍論在西方突然盛行,隨著毒氣的發明,西方國家第一次有了肉體消滅中國的沖動。不少西方知識分子試圖從理論上證明肉體消滅中國人的可行性。
02換種方式
美國作家杰克·倫敦,于1908年和1910年期間分別寫了兩部小說《中國佬》和《空前絕后的入侵》,集中反映了這種思潮。在這些作品里,作者不吝惜筆墨,稱中國人為“劣等民族”,是對歐美白人世界構成威脅的“黃禍”,必須對之實施“種族滅絕”。
他在《空前絕后的入侵》中幻想著,“動用飛艇,向北京和其他中國大城市投擲玻璃試管,也就是各種各樣實驗室里制造的病毒”
在他的描述中,此后,中國開始大規模發生瘟疫,整個中國成為煉獄,數以億計的中國人被像蟑螂一樣殺死,尸橫遍野。剩下未被毒氣、病毒殺死的人也將死于饑荒。
以杰克·倫敦為代表的激進分子,他們上躥下跳,試圖讓西方國家暫時放下分歧,共同努力用毒氣、病毒消滅掉所有中國人,并讓中國這塊土地成為殖民者的冒險樂園。
在殖民者看來,中國人既然不想做印度人,那就做印第安人好了。
至于道德、文明,那是勝利者擦拭嘴角的餐巾。

可是,毒氣的威力并不及他們的預期,而且西方內部的矛盾也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
一戰爆發,一場因利益分配不均,狗咬狗式互撕開始。
也是在這一階段,美國的政治精英們意識到,要從物理上消滅中國人,或者通過武力征服中國都不大現實,于是他們不得不嘗試換一種方式。
1910年,美國經濟規模超過英國,美國海軍在噸位和數量上排名第二,同樣僅次于英國。
但這兩者沒有可比性,一個在清晨,一個在黃昏。
在東方,英國的總體策略是收縮,而美國卻是擴張。美國的方式似乎和英國不同,它放棄了武力征服,轉而尋求代理人。
1906年,美國伊里諾大學校長詹姆士在給羅斯福的一份備忘錄中寫道:“商業追隨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隨軍旗更為可靠?!币虼怂ㄗh美國政府采取措施通過吸引中國留學生來造就一批為美國從知識和精神上支配中國的新的領袖。
這就是美國退還庚子賠款的原因。
可笑的是,時至今日,很多公知宣揚美國此舉是在幫助中國,表示感恩戴德,幼稚不幼稚?
被一群流氓輪了,還被勒索,其中有一個想換個姿勢再來一次,退了一半款,受害者居然產生了感恩之心,是不是犯J?
掠奪人才,從文化上殖民中國,是美國選擇部分退回庚子賠款的真實目的。
當然,僅靠文化根本無法真正控制中國。
03漸行漸遠
在清政府垮臺后,美國開始在這片土地尋找政治代理人,它的目標就是蔣介石。

為了拉攏蔣介石,美國不僅給錢給物,還把蔣介石往國際政壇推,試圖把老蔣打造成領導亞洲的標桿性人物。
然而,蔣介石并不是個標準的傀儡。
他貪婪,渴望權利,對好處來者不拒,但他并不甘被美國控制。
按照他的設想,攘外必須安內。先利用外部力量,甚至是侵略者的力量,整合內部,然后再全力以赴應對外國列強,最終掃清所有障礙,內外兼修,完美。
但是,他這種騷操作不得人心。
失去人心的蔣介石自然失去了江山,被迫偏居一隅。
美國想通過代理人統治中國的愿望破滅了。
但它顯然不甘就此放棄。
它一方面支持蔣介石反攻,另一方面又將手伸向中國南北接壤處。
朝鮮半島,這個自古就是外族染指中國的跳板,自然成了美國的首選。
在美國人看來,只要能征服朝鮮半島,或者在這個半島培養出傀儡政權,那么拿下中國便指日可待。
然而,事與愿違,隨著麥克阿瑟夢碎長津湖,全面占領朝鮮半島成了黃粱一夢。
半島一分為二,北面成為中國唯一的軍事同盟,也成了中美軍事緩沖區。
隨后,美國把注意力轉移到中國南部。
一開始,和在朝鮮半島的操作差不多,美國向南越政權提供武器裝備,并幫助訓練軍隊,艾森豪威爾一度任命300多人為美國駐越南軍事援助顧問團成員。
可美國人訓練出來的軍隊一如既往地不堪一擊,隨著越南戰爭的爆發,南越很快被北越揍出翔,美國大兵不得不擼起袖子自己上。

1964年,美國不顧中方一再警告,將手伸向北越,制造“北部灣事件”。
越南戰爭迎來下半場。
同樣的開局,但和朝鮮半島的結局不同,這次美國大兵連17度線都沒守住。
比起朝鮮戰爭來,越南戰爭對美國來說更慘,因為美國不僅沒能通過戰爭建立傀儡政權,反而把自己拖入泥潭,國力受到極大影響,一度引發政壇地震。
就這樣,美國通過陸地染指中國的野望徹底完球。
但它死心了嗎?仍然沒有。
04不變的野望
殖民,是西方世界完成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翻看美國人的歷史課本你會發現,他們并不反感殖民,對殖民者的身份也直言不諱。
因為他們是受益者,體會不到被殖民的痛苦。
就全世界而言,亞、非、拉受殖民影響最大,同時也為西方工業革命提供了全部養分。而這其中,亞洲無疑是等級最高的靈石。無論是印度,還是中國,無數財富被掠奪,流入殖民者的口袋,成就了西方世界過去200年的興旺。
當時間來到21世紀,殖民者的后代仍然對這里抱有幻想。
因為這里人口最密集、文明程度最高、財富最集中、潛力最大,尤以中國為甚。
殖民者就像吸血鬼,即便衣冠楚楚,也改變不了要吸血的本質。
對于美國來說,不吸血,它一天都活不下去。
當兩場戰爭結束后,美國不得不退到海上,再次調整戰略。
它扶持日本、拉攏韓國、捆綁臺灣、經略東南亞,說是構建第一島鏈,實際上就是打造包圍圈,試圖通過挑撥中國和鄰國的關系,向中國施壓,來迫使中國屈服。

釣魚島事件、薩德事件、南海仲裁等等背后,無不藏著美國這個幕后黑手。
不僅如此,它還挑撥中印關系,試圖給中國的發展制造麻煩。
然而,和120年前殖民者失敗的原因類似,美國并不了解這片土地。
而且,隨著中國經濟、軍事實力增強,中國人展現出的群體智慧令人絕望。
軍事上,中國用支持巴基斯坦、尼泊爾和不丹化解印度的威脅;用與朝鮮結盟,和俄羅斯交好,牽制日本、韓國;用柬埔寨、泰國、新加坡,摁死越南、菲律賓。
政治上,與俄羅斯背靠背,不遠萬里結交巴西、墨西哥、東歐和非洲國家。
經濟上,捆綁東盟、日本、韓國,甚至印度,把整個亞洲經營成經濟共同體。
如此操作下,東南亞各國在中美問題上模棱兩可,韓國不敢輕易在中美之間選邊站,而日本則陷入與中國為敵或友好的糾結之中,頭一天彼此罵娘,轉過天樂呵呵地大談貿易合作。
就連印度也無法和中國完全翻臉,因為中國是它最大的貿易伙伴國。
美國忽然發現,無論直接軍事施壓,還是通過挑撥中國和周邊國家的關系間接施壓,都無法迫使中國屈服,最終它選擇再次調整戰略。
它要用經濟、輿論霸權征服中國。于是,貿易戰打響。
然而,3年過后,中美貿易額持續增長,中國順差進一步擴大,成為為數不多的順差大國,中國并沒有要向美國妥協的意思。
05尾聲
一直以來,網絡上都流傳著一種說法,認為美國從不曾侵略中國。這是我聽過最無知的笑話。

在美國版的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為什么美國不去徹底征服中國?
有個網友的回答讓我深以為然:美國嘗試過很多次,只是都失敗了而已。
但他并沒有說明原因,或者說他壓根不知道原因。
過去120年,美國不斷嘗試征服中國,可結果卻離中國越來越遠,根本原因不在于它實力不夠強,而是它從不曾改變自己的殖民主義思想。
細研究美國內部各種社會現象你會發現,這個國家看起來掌握著全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擁有大量頂尖科技人才,一天到晚喊著自由、開放,可事實上這片土地卻充斥著各種殖民時代的頑固思想。
祖宗之法不可廢在這里大行其道。
固有的殖民思想讓它沉溺于過去那種挾霸權令天下的揮斥方遒之中,完全無視亞非拉人民對尊嚴的渴望。
而中國,正是通過把自己的反抗精神和亞非拉人民對尊嚴的渴望相結合,才一次又一次地挫敗殖民者后代的染指陰謀。
所以,何謂正義?我想這就是正義吧。
而正義必勝。
全文完,謝謝閱讀。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