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敗涂地
【意思】一旦失敗就肝腦涂染遍地。形容慘敗。也形容處境十分狼狽或事情壞到無法收拾的地步。涂地:涂抹滿地。
【出處】《史記·高祖本紀》 :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壹敗涂地。
吾非敢自愛,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擇可者。
成語辨析 一敗涂地,一敗如水,都形容“敗得很慘,不可收拾”,有時可換用。區別在于:一敗涂地的“涂地”是“肝腦涂地”的意思,偏重于敗得“很慘”;而一敗如水則偏重于敗得“不可收拾”。一敗涂地可以用來形容個人事業,家道的衰敗沒落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一敗如水卻不可以。
【近義詞】一蹶不振、潰不成軍、望風披靡、落花流水
【反義詞】旗開得勝、勢如破竹、不敗之地、東山再起
【英文翻譯】to suffer a crushing defeat; to fail signally
一敗涂地成語示例
1.一敗涂地的拿破侖,重過滑鐵盧,不必說他有無限的忿激。
2.本來一個名望很高的鄉里的望族,已一敗涂地,幾乎連棲宿也將無著落了。
3.到上半場結束時,以0 :22的大比分落在后頭,簡直是一敗涂地,回天乏力。
4.當中國女排一敗涂地的時候,我看見她臉上的笑容。
5.她說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信心有志氣,這樣才不會在困難面前一敗涂地。
6.這場籃球比賽,我們班可說是一敗涂地。
一敗涂地的故事
秦末,各地諸侯起兵抗秦朝暴政,農民領袖陳勝在大澤鄉也發動了起義。這時,沛縣縣令見局勢不穩,心里恐慌。縣吏蕭何、曹參建議把逃亡在外的劉邦召回來。縣令派人去請劉邦,可是當劉邦的人馬來到城下時,縣令又怕劉邦回來罷自己的官。因此,他不但下令關閉城門,還打算殺掉蕭何、曹參。蕭何、曹參逃出城外,得到了劉邦的保護。
劉邦寫了一封信射進城里,號召百姓響應起義。城里百姓果然齊心響應,殺死了縣令,打開城門迎接劉邦進城,并請他做縣令。劉邦推辭說:"現在天下大亂,如果當縣令的人推舉不當,一旦失敗,就要肝腦涂在地上。請你們另外推舉更合適的人吧。"雖然劉邦多次謙讓,最后還是擔任了縣令,被尊為"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