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佛心咒念誦拼音:
die ya ta ong ,bei kan ze bei kan ze
喋 雅 他 嗡 ,貝 堪 則 貝 堪 則
ma ha bei kan ze
瑪 哈 貝 堪 則
la za sa mu,ga die so ha
拉 雜 薩 目,嘎 喋 梭 哈
此咒有大威德,若能念誦藥師真言,即可消除病苦,延年益壽。如言:“曼殊師利!若見男子女人有病苦者,應當一心,為彼病人,常清凈澡漱,或食,或藥,或無蟲水。咒一百遍,與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滅。若有所求,志心念誦,皆得如是,無病延年。命終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轉,乃至菩提”。此言于此真言若自誦,若教人誦,皆得消災獲福者也。
“藥師灌頂真言”治理眾生,使得消災免難、去病卻苦。修持讀頌能拔一切業障、護持身心安康、得無量福慧。
由于藥師如來的弘深誓愿,無盡功德,一方面促使眾生早成佛道,另一方面也能滿足眾生現世的安樂和福報。清朝的玉琳國師一讀《藥師經》,便額手失聲,愿人人入如來的愿海。國師的《藥師經》題語說:“予見世人順境淪溺者不一,富貴可畏甚于貧賤。今此如來,使人所求如愿,遂從此永不退道,直至菩提。則欲于王臣長者,一切人中,作同事攝,不乘如來愿航,何從濟乎?”
藥師琉璃光如來,梵名鞞殺社窶嚕,簡稱藥師佛,又作藥師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大醫王佛、醫王善逝、十二愿王。他與本師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為"橫三世"亦稱三寶佛,于東方凈琉璃光凈土,為大醫王佛,具法身佛相,身藍琉璃寶色,右手持藥珂子連枝帶葉,左手定印托缽,缽中蓄滿甘露,著三法衣,雙定跏趺安住蓮華。
念誦藥師佛心咒功德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經》云:爾時,光中說此咒已,大地震動,放大光明,一切眾病苦惱皆除,受安隱樂。
曼殊室利,若見男子、女人,有病苦者,應當一心為彼病人清凈澡漱,或食、或藥、或無蟲水,咒一百八遍與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滅。若有所求,至心念誦,皆得如意,無病延年,命終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轉,乃至菩提。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于彼藥師琉璃光如來,至心殷重恭敬供養者,常持此咒,勿令廢忘。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凈信男子、女人,得聞如上七佛如來、應、正等覺所有名號,聞已誦持,晨嚼齒木,澡漱清凈,以諸香,華末香、燒香、涂香,作眾伎樂供養形象。于此經典若自書,若教人書,一心受持聽聞其義。于彼法師應修供養,一切所有資身之具悉皆施與,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諸佛護念,所求愿滿,乃至菩提。
《藥師佛十二大愿圖》珍貴收藏
藥師佛又作藥師如來,被稱作大醫王佛、醫王善逝或消災延壽藥師佛主,全名為藥師琉璃光佛(藥師琉璃光如來),為佛教東方凈琉璃世界之教主。“藥師”用以比喻他是能治愈眾生貪、瞋、癡的醫師,幫助眾生消災延壽。
據《藥師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經》記載,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曾發十二微妙上愿:
第一大愿:愿我來世得佛菩提時,自身光明照無邊界,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莊嚴其身;令諸有情如我無異。
第二大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清徹。光明廣大遍滿諸方。焰網莊嚴過于日月。鐵圍中間幽冥之處互得相見。或于此界暗夜游行,斯等眾生見我光明悉蒙開曉,隨作眾事。
第三大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所受用物皆得無盡。
第四大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游履菩提正路;若行聲聞、獨覺乘者,亦令安住大乘法中。
第五大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善防三業,無有毀犯墮惡趣者;設有毀犯,聞我名已,專念受持,至心發露,還得清凈,乃至菩提。
第六大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諸根不具,丑陋頑愚,聾、盲、喑啞、攣躄、背僂,白癩、癲狂,種種病苦之所纏逼;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皆得端嚴,眾病除愈。
第七大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窮困苦無有歸趣,眾病所逼無藥無醫;暫聞我名,眾病消散,眷屬增盛,資財無乏,身心安樂,乃至菩提。
第八大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眾苦之所逼切,極生厭離,愿舍女身;若聞我名至心稱念,即于現身轉成男子,具丈夫相,乃至菩提。
第九大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羅網;復有種種邪見之徒,皆當攝受令生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乃至菩提。
第十大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拘,幽禁牢獄、枷鎖鞭撻乃至極刑,復有眾多苦楚之事,逼切憂惱無暫樂時;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乃至菩提。
第十一大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火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若聞我名至心稱念,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隨意飽滿,后以法味令住安樂,乃至菩提。
第十二大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身無衣服,蚊虻寒熱之所逼惱;若聞我名至心稱念,隨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寶莊嚴具、伎樂、香華皆令豐滿足,無諸苦惱,乃至菩提。
一、自身光明照無邊界;
二、身如琉璃內外清澈;
三、令諸有情悉皆圓滿;
四、令一切眾生行者安住大乘法宗;
五、令諸有情修行梵行如法清凈;
六、諸根不具者皆得端嚴;
七、令諸有情身心安樂乃至菩提;
八、由女身轉男身;
九、令諸有情消除外道邪見修習諸菩薩行;
十、令諸有情解脫一切憂苦;
十一、令諸有情隨意飽滿令住安樂;
十二、令諸有情得種種上妙衣服無諸苦惱。
此十二微妙上愿使眾生得現世安樂。要讓眾生今世生活于安樂無病苦之中,使具足諸根,導入解脫,故依此愿而成佛,住凈琉璃世界,其國土莊嚴如極樂國。釋迦牟尼佛因此開示藥師佛法門,利益后世眾生。
以藥師佛表相而言,乃是為救濟一切眾生的病苦,實相則是為醫治一切眾生的病源–根本無明的痼疾,度化眾生能夠脫離生死的輪回,所以被尊為大醫王佛或醫王善道。
此佛誓愿不可思議,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現,眷屬于此人臨命終時晝夜盡心供養禮拜藥師佛,讀誦藥師如來本愿功德經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燈,造四十九天之五色彩幡,其人得以蘇生續命。此種藥師佛之信仰自古即盛行。
因尚未開悟的眾生都會有各種煩惱困擾騷亂身心,特別是貪、瞠、癡等,相互混合而產生繁雜的四萬八千種不同煩惱,煎迫那些為開悟的眾生。由于心理方面有如此多的煩惱,因而導致生理方面有四百零四種的傳統疾病和失調,使身體受到病苦之亂。藥師佛愿力的顯現是消除這些煩惱,使免于受其苦,故持念本尊咒語或藥師佛本愿功德經軌,并作禮敬供養,不但可消災延壽,滅除一切災劫病苦外,于命終時并可往生清凈琉璃世界–藥師佛凈土。
禮敬供養藥師佛,念佛名號,誦其咒語,可消除一切諸病苦之煩惱根源,為十二之根本顯示。還可消災延壽,減除災害病苦,免除九橫死之災。藥師佛為大醫王佛,發十二誓愿,救眾生之病源,治無明之痼疾。并能消除一切災業。
諸佛真言,均具足無量無邊功德,十方諸佛皆從陀羅尼所生,若無真言,終不能成無上正覺。諸佛密法,為佛佛相傳之秘密心印,其功德唯佛得知,非因位菩薩所可解證。真言境界,因地菩薩尚非其境,凡夫安能知其功德之大小。
茲將諸佛密咒功德,約略言之如下:
(一)或書寫咒語置于佛像中、塔中、鈴杵中,或書于幢上、堂殿上、門戶上、素紙、竹帛、墻壁上、木板上,凡有眾生得目睹者,或身手觸著咒語者,或在咒語之影中過者,或咒語上所積塵土,被風刮落于身上者,均得消滅無量罪業,將來均得成佛。
(二)或書咒語于帽內,戴于頭上,或書咒佩于身上及衣中,或書于幡上,風吹幡動,其幡所指方向,與被風所吹眾生,或書于鐘鼓鈴鐸螺鈸等出聲物上,或有人誦咒,聞其聲音者,一切眾生,均得消滅無量罪業,將來均得成佛。
(三)或書寫咒語,置于山上水中,或在江河沐浴時誦咒,或天雨時仰空誦咒,或刮風時風中誦咒,或對太陽誦咒,或對火光誦咒,或誦咒超度亡人,一切地水空眾生,凡得沾法味者,均消滅無量罪業,將來均得成佛。
(四)一切眾生,縱有五無間罪之罪,諸佛不懺之業,一沾真言法味,罪業悉皆消滅,來世生諸佛國,何況親持誦者,且誦咒之人,所出言語,或善或惡,一切天龍八部聞之,均為清凈法音。至于誦咒者,如求子、求壽、求福、求財、求避免地水火風空等一切災厄,求菩提,以及一切所求,無不如愿,一切災難,無不消滅。唯在行者深信誠求,不得于密咒功德生疑心,為最要緊。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