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大街上,爸爸、媽媽和孩子,媽媽手提一堆兒零食。
“你真是討厭,做事讓人覺得不靠譜!”
“哪里不靠譜了,我做所有事情都有我的原因!”
“什么原因,全部都是強詞奪理的理由!”
……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地根本停不下來,好像都忘記了身邊的孩子。隨著爭吵的不斷升級,媽媽把手里的零食直接扔掉,拉著孩子的小手飛一般地走開,孩子一邊走一邊哭……
媽媽看到哭泣的孩子,很是心疼,她把孩子抱起來,邊走邊說:“對不起,寶貝,媽媽剛才太生氣了。”小孩子繼續哭……
媽媽繼續:“對不起,媽媽剛才有點失控。”
孩子還是哭......
很久后的一天,幼兒園談起“矛盾”這個話題。孩子跟老師說:“有一次我爸爸媽媽吵架,媽媽的聲音很大,爸爸的聲音也很大,媽媽把東西直接扔掉了,我就哭,媽媽抱著我就回家了,我一直哭……”
放學后,老師提醒了孩子媽媽:“今天聊關于矛盾的話題,孩子說了你和孩子爸爸吵架的事,是這樣嗎?事情過去很久了吧,你看孩子依然記得很清楚。”
晚上,媽媽痛定思痛,開始跟孩子解釋。
媽媽:“孩子,媽媽那不是吵架,是和爸爸說話有點大聲。”
孩子:“不是,你們就是吵架了,而且你很生氣,爸爸也很生氣!”
孩子斬釘截鐵的回答讓媽媽很震驚。
這些話讓媽媽覺醒了,本以為編個合適的理由就可以搪塞過去,可是卻忽略了孩子的判斷,孩子敏感地察覺到爸媽的情緒并且做出了正確判斷。媽媽下決心一定要控制自己,盡量少在孩子面前吵架,學會處理好情緒。
片段二
一天晚上,孩子睡著了,忍了許久的爸爸媽媽終于吵起來。
“你今天這樣做,我接受不了,你突破了底線!”
“我就是覺得不舒服,所以就直接那樣說了。”
"你!”
……
突然兩個人都停下了,因為他們聽到了孩子的哭聲。
“媽媽,你不能兇爸爸,爸爸,你也不能兇媽媽,嗚嗚……”
“兒子,你怎么醒了?媽媽以為你睡著了呢。”
“你不是說幸虧我睡著了嗎,我就沒敢說話。”
孩子接下來的幾句話徹底把父母驚呆了。
孩子一邊哭一邊說:“你們兩個都思考一下,你們這樣做對嗎?你們好好想一想。”
媽媽:“我不該這么大聲的說爸爸。”
爸爸:“我不該和媽媽發生不愉快。”
兒子:“好,爸爸媽媽你們握握手,以后不能這樣了。”
爸爸媽媽假裝握了握手。
兒子:“媽媽,你沒有原諒爸爸。”
這次,爸爸媽媽真誠地握手和好。
兒子:“以后好好相處,要好好相處。”
媽媽:“對不起,兒子,媽媽沒處理好情緒。”
爸爸:“對不起,兒子,爸爸知道錯了,以后一定注意。”
兒子:“沒關系,爸爸媽媽,我原諒你們。”
說完,孩子深深地親吻了爸爸媽媽。媽媽和爸爸也不停地親著孩子,表達歉意。
媽媽:“好了,快點休息吧,明天咱們還要上幼兒園呢。”
兒子:“好,我也睡了,你們也好好睡吧,明天我還要把這個事情跟老師好好說說。”
媽媽終于明白了,即使趁孩子睡著的時候、不在跟前的時候,吵架的時候也要注意分寸!
原來,孩子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還小,原來,他什么都知道,他只是很多時候什么都不說......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