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已經喪失了工業競爭力,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毀滅他國的能力!
這句話出自美國著名經濟史學家邁克爾·赫德森之口,他是《金融帝國:美國金融霸權的來源和基礎》一書的作者,在美國戰略界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毀滅他國,自然包括了地球上的所有潛在的霸權挑戰國,中國也不例外。
他為何會下此結論?如果中美真的發生軍事沖突,戰場會在哪里?
美國前防長卡特曾說過:“必須在美軍能贏的地方作戰”。
這句話本身很耐人尋味,因為他沒有提及任何地點,外界也有諸多猜測,會是臺海么?還是南海?甚至是鼓動印度在西藏動手?
不要輕視“前”防長的話,因為美國政經兩界有著名的旋轉門制度,即現任政府高官卸任后,就會去華爾街的大型財團或軍工復合體任職,繼續對政府的決策施加影響力。
(美國前防長阿什頓·卡特)
所以他的觀點與相當一部分美國軍隊高層的意見是一致的。
韜光養晦這個詞在美國幾乎是不存在的,它要做什么壞事一定會說出來,既然對方早有準備,我們當然不會坐以待斃。
當我們分析一個國家領導人時,會通過分析他過往的行為來判斷他的行事風格,進一步預估他接下來會采取哪些動作。
分析國家也是同理,提到俄羅斯人們下意識會想到什么?
戰斗民族,遇到問題就鐵棒橫掃,問題變嚴重,鐵棒也加大加粗。
這就是所謂的國家性格。
這也是很多人很早就預判烏克蘭局勢一旦惡化,俄羅斯必然出兵的原因。
關于中美在哪里開戰的問題,相信不會有多少人認為中國會主動發起挑戰,筆者明白,這種想法雖然能振奮人心,但戰爭帶來的后果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夠去承擔呢?
接下來筆者會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美國的行為模式和其帶來的國家利益,進而推測出美國眼中的“能打贏中國的地方”,各位看官請入座,系好安全帶。
1
如何立于不敗之地?學會我這兩招就夠啦!
縱觀美國霸權崛起的歷史,美國似乎總是戰無不勝,是因為它修煉了兩門武功絕學,內功名叫“隔岸觀火”,外功則是“落井下石”。
這兩門絕學缺一不可,初次登場就把一個老牌殖民帝國拉下了馬——西班牙
我們先比較一下西班牙帝國強盛時與1898年美西戰爭之前的西班牙版圖。
(1778年的西班牙帝國版圖)
(美西戰爭前夕的西班牙帝國版圖)
雙方開戰前,由于工人運動、巴斯克和加泰羅尼亞分裂運動的展開,西班牙內政一片混亂,政局動蕩不安,文盲率高達66.5%;而美國在1894年,工業產值已經沖上世界第一,它們的實力差距已非常懸殊。
從此,菲律賓和古巴被劃入了美國的勢力范圍,一個內外兼修的世界霸主初露崢嶸。
時間來到一戰前,大英帝國躺在殖民地上吸血,小日子過得美滋滋,法國也有大半個非洲作為傾銷市場,德意志剛剛練就一身絕世武功卻發現無處施展,英法又怎么會把已經吃下去的肉乖乖吐出來呢?
(第一次世界大戰形勢圖)
既然如此,德國選擇動手打劫,于是一戰爆發了,此時美國在干什么?放高利貸,賣軍火!
德國也是慘,隊友都靠不住,自己還要雙線作戰,美國佬琢磨,這場仗恐怕打不了太久,英法若戰敗,欠我的錢可就沒法還了。
(美國參加一站的宣傳圖)
1917年4月,美國權衡利弊,決定給德國來一發背刺,1918年,德國投降,一戰結束。
戰爭帶來的結果是,美國吃飽,英國輕傷,法德重傷,俄國革命。
二戰的結局想必大家已經非常清楚了,美國又是最后一個參戰的主要國家,親自動手前也沒少給德國出售石油,再次賺得盆滿缽滿。
雅爾塔會議上,丘吉爾還能勉強維持日不落帝國的榮光,二戰結束不久,美國毫不留情地肢解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誰說昂撒是一家,在利益面前父子關系算什么。
(雅爾塔三巨頭)
從美西這場“絕妙的小戰爭”開始,到二戰結束,美利堅終于登上了屬于它的鐵王座。
如果說此前的戰爭將美國送上了巔峰,那么它接下來要考慮的事情就是如何讓這種優勢永遠保持下去。
2
拔劍四顧心茫然,中美之戰能否避免?
縱觀世界歷史,中國和美國可能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兩個國家。
中國的穩定源自文化認同,從古至今,無論是鮮卑、契丹、還是蒙古、女真,想要在神州大地站穩腳跟,就要學漢語、認漢字、吃飯用筷子。
不要小看這些細節,這種文化認同所產生的凝聚力,是一種可以超越時空的力量,實現大一統是幾乎所有古代封建帝王的最高政治理想,“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人人都會說,但大家有沒有意識到,這是我們中華民族身上才有的信念?
(中國歷代疆域示意圖)
正因如此,中國的維穩成本幾乎是全世界最低的,怎么理解?
如果在街上同時碰到兩個老外,其中一位從兜里掏出一張中國身份證,但張口就是“how are you”;另一位雖然沒有獲得國籍,但能將論語倒背如流,你心里更認同誰?
筆者可能會約后者吃頓飯,跟他好好聊一聊,這就是文化認同的魔力。
你能想象站在美國人面前說:“我喜歡英語,喜歡漢堡,會幾句freestyle,廁所至少要建三類”他就會把你當自己人?
白日做夢
美國這個國家內部的穩定是依靠對外霸權實現的。
共同血統、共同歷史、共同語言、共同文化、共同信仰——這些低成本的維穩途徑在美國歷史上均以失敗告終,所以它只能選擇最高成本的選項:意識形態。
(美國黑人為弗洛伊德抗議)
通俗點說,你認為維持“全世界最自由民主的國家”這個頭銜需要多高的成本?
這意味著美國不但要忽悠自己人,還要忽悠住全世界的人,而且還不能允許質疑的聲音變成現實,還必須有能力消滅提出質疑的人或政權。
而這種高成本,美國靠掠奪和不平等貿易是維持不下去的。
廣場協議擊垮了日本的半導體產業。
科索沃戰爭讓歐元的價值暴跌,再也無法真正挑戰美元。
綁架孟晚舟,打擊中國唯一能對美國芯片設計產業造成威脅的公司。
(孟晚舟在加拿大被問詢)
懂王上任期間,美國甚至要敲詐自己的走狗和盟友。
拜登上臺后,外交政策對比懂王時期并沒有本質性改變。
搶了法國的核潛艇訂單。
為了賣自己的頁巖油,不惜犧牲歐盟,切斷北溪二號,向沙特施壓,逼得沙特想使用人民幣進行石油交易結算。
挑動俄烏戰爭,修改法規威逼中概股退市,逼倉中國最大鎳企,差點造成數百億美元的損失。
看懂了嗎?美國必須贏,如果不能掠奪全世界,就不能維持“山巔之國”的形象,種族矛盾、貧富分化,城鄉撕裂,這些病癥會一齊爆發。
這些病會要了美國的命,它是一個如果作不了第一,就沒有機會成為第二的國家。
疫情打擊下,全球經濟萎靡,大家都在擺爛,唯獨中國在踏實向前。
不妨猜猜,美國現在最想搶誰?
3
當一切非暴力手段都無效時,美國可能會怎么做?
需要明確的是,即使中美關系已極度緊張,中國主動發動戰爭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這是國家發展路線不同的結果,前文已有解釋。
事實上,美國民間的排華情緒已不容忽視,甚至可以認為是戰爭之前的動員,美國在前期一定會利用媒體霸權,全面抹黑中國,編造事實點燃國內民眾的怒火,同時盡量使中國國內輿論混亂,削弱抵抗意識,此時比拼的是雙方進入戰時狀態的速度。
中美在電子戰領域的差距并不懸殊,美國想發動一次“珍珠港”式的偷襲幾乎是不可能的,由于北斗導航系統和偵察衛星的存在,美國可能會搶先發動太空戰,如果放任中國衛星正常工作,解放軍的各種中短程彈道導彈會發動飽和式打擊,癱瘓美軍在西太平洋上的所有軍事基地。
(美軍在西太平洋的部分軍事基地)
而美國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就必須提前對中國東部的各種軍事目標進行突襲,尤其是東風導彈的發射陣地和前沿機場,此時可能會動用包括B1B隱形轟炸機在內的聯合攻擊機群和彈道導彈。
同時,弗吉尼亞級潛艇可以部署在中國大陸架以外的深海區,發射巡航導彈進行補刀。
對于中國來說,需優先癱瘓美國的偵查和GPS導航衛星,如果這一步沒有達成,要充分利用主場優勢,用陸基設備讓GPS信號和電子偵察信號區域性失聯,使其防區外的打擊力量大幅度削弱。
到了這一步,中國可以動用東風17等中程彈道導彈精準打擊美軍在第二島鏈內的作戰力量,與此同時,由093B潛艇和轟6N在內的重型反艦武器平臺,配合東風21D和東風26B反艦彈道導彈對美國的航母戰斗群進行定點精確打擊。
(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
無論是中國或者美國的航母被摧毀,基本意味著5000人以上的傷亡,損失可能會超出公眾能忍受的極限,一旦開啟全面戰爭,那么徹底摧毀對方的作戰能力就成為了唯一目標,核戰爭近在咫尺.......
這種結果恐怕中美雙方都不能接受,因此戰爭的烈度不會太大,為了控制規模,沖突的地點成為了關鍵。
4
臺海還是南海?小了,格局小了。
無論臺灣還是南海諸島,均為中國核心利益,絕不會讓步,美國對此心知肚明,如果戰爭發生在這兩個區域,情況可能會失控,這也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筆者注意到,俄烏沖突發生后,“世界島”理論在美國的熱度有上升之勢,這很值得警惕。
(世界島理論示意圖)
簡單概括一下這個理論的核心:
地球由兩部分組成,歐亞大陸和非洲大陸是世界的中心,因為它們陸地相連,且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地形復雜多變,有極大的戰略縱深,發展潛力無窮;而美洲、澳洲大陸以及英國日本等島國,則是世界的邊緣。
身處世界中心的國家,陸權在手,更容易掌控世界權力;身處世界邊緣的國家,必須用海權擊敗陸權,才能支配亞歐大陸,掌握世界的命運。
這個理論由英國人提出,也是其奉行大陸均衡政策的理論基礎,現在則由美國人發揚光大,這“攪屎”的能力可能是刻在昂撒人基因里的。
俄羅斯和中國是亞歐大陸上領土最廣袤、人口最多的國家,是美國統治世界最大的絆腳石。
中美一旦開戰,美國目前可選的方向無非就是大陸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中俄之間背靠背,唇亡齒寒,印度有大國之夢,還有巴鐵牽制,不會對美國唯命是從,東南亞多是一些見風使舵的小國,美國近期賣盟友的行為他們也看在眼里,隨著中國軍力增強,在不久的將來,遠洋作戰也不再是弱點。
最安全的地方可能會成為最危險的地方——如果俄羅斯崩潰了呢?
(俄羅斯是否會再次解體)
先別急著說不可能,當年蘇聯解體的時候,連美國總統都不敢相信,而且從國內環境分析,俄羅斯嚴重依賴能源出口,國內反對派也有抬頭的跡象,長期居高的失業率使年輕人很容易被煽動,如果俄羅斯也發生顏色革命,再次解體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這種最壞的情況一旦發生,中國的大后方也不再安全,美國可以借此在中國西部和北部邊境也部署軍事基地,情況就非常被動了。
當然,這都是基于最壞情況所做的推測,只要中國的國防能力一直保持在高水平,只要繼續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就不會懼怕任何一場戰爭。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