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的一年已經到來,我們請了8位從廣西走出去、目前身處天南地北的人物,講述過去這一年里他們的故事。
對于他們而言,2021是復雜多變的,而2022是值得期待的,他們做出嘗試,有所改變,學會接納更廣闊的自己,也擁抱更廣闊的世界。有些問題只有時間能夠回答,在他們的講述里,我們得以體察不同的人生。
南國早報客戶端特別策劃●請回答2022·個人愿景
=====================================================================================================
人物:黃冬座標: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市
在人們的眼中,黃冬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2014年,在廣西高考中他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專業。2021年,黃冬從清華大學碩士畢業后,繼續赴美國耶魯大學攻讀金融學博士學位。回顧過去的一年,他想對自己說一句話:很高興你能憑著自己的勇氣、堅持和理想,在這樣曲折而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做出了沒讓自己后悔的選擇。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對自己的人生有著清晰規劃的黃冬,依舊會邁著堅定的步伐,朝著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
獨自一人踏上赴美行程
2021年對黃冬而言,是重要而曲折的一年。早在大三的時候,他就決定了要出國攻讀博士學位,并為此開始了漫長的準備,但新冠肺炎疫情幾乎打亂了4年來的全部計劃。
國外居高不下的確診人數、國境封鎖、簽證申請暫停,以及很多學校由于疫情導致財政緊張而縮減了招生名額等等情況,都給黃冬的出國申請帶來了不小的困難。
所幸的是,經過一番努力,黃冬還是如愿以償地收到了來自耶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短暫的喜悅之后,隨之而來的便是如何安全赴美的難題。
疫情導致國際航班大量取消,航班熔斷的情況也不斷發生。本來,黃冬的父母都已請好了假,希望能親自送送孩子,但就在臨行前一個星期,他的航班出發城市因為疫情變成了中高風險地區,父母的計劃不得不取消,他只能獨自一人踏上赴美的行程。

黃冬2021年于清華大學畢業,后赴美深造。受訪者供圖
難忘的飛行防疫經歷
從中國赴美的一路飛行,是黃冬最難忘的一次經歷。
黃冬告訴記者,當時的機場國際航班區里,只有他們這一班航班的乘客,而且幾乎全都是留學生。也許是因為離家遠行的傷感,又或是少了往日歡樂的旅游團,整個海關出境大廳特別安靜,氣氛甚至還有些壓抑。
一路上,一個個全副武裝的海關工作人員,讓黃冬對疫情有了更直觀深刻的體會。在飛機上,他能感受到,周圍的每一位乘客都對這趟旅途充滿了擔憂。我準備了大量的酒精消毒濕巾,盡量縮短吃飛機餐的時間,吃完馬上帶上口罩。而我身邊的那位同學,更是穿著密不透風的隔離服,十多個小時的長途飛行,硬撐著一口飯沒吃,一口水沒喝。
就是懷著這樣忐忑的心情,黃冬來到了美國,直到確認入境核酸檢測呈陰性,他長久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他說,大學本科期間他也到過美國學習和生活,此次再度赴美發現,美國的生活方式、社會治安等狀況受疫情影響有了很大的不同。而得益于耶魯大學異常嚴格的防疫要求,他和同學們在美第一個學期的學習生活和社交活動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黃冬在耶魯大學。受訪者供圖
期待更好的未來
黃冬也問過自己,承受了那么多的波折、擔憂和壓力,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來到美國留學,到底有沒有必要、到底值不值得?在2022年即將到來的時候,他終于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我的決定沒有錯。
一方面,來美國攻讀博士學位是黃冬長遠規劃的一部分,而耶魯大學又是世界最好的大學之一。另一方面,和來自世界各地的老師、同學一起工作和交流,也讓黃冬感到充實、快樂和滿足。
面對2022年,黃冬坦言,最大的期待就是疫情可以早點結束,讓他能在美國安心順利地學習和工作,在假期能夠自由地回到南寧,多看看自己牽掛的父母、親戚和朋友。他懷念南寧四季宜人、讓人隨時如沐春風的氣候,他也最希望看到廣西在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有更快的發展。等到他學有所成時,再回到祖國,報效家鄉。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