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晴,有時天邊會出現一道彩虹。這道彩虹的背后其實蘊藏著豐富的知識。為什么雨后會出現彩虹?為什么彩虹由七種顏色構成?為什么彩虹的形狀是弧形,而不是直線?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座“七彩拱橋”的奧秘吧。

為什么雨后會出現彩虹?
彩虹是太陽光照射到空氣中的水滴時,光線被折射及反射后所形成的一種光學現象。剛下完雨的空氣中,會懸浮著許多小水滴,在太陽光的照射下,便產生了折射和內反射。
而太陽的可見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的波長不一樣,當它們照射到空氣中這些小水滴時,各色光被小水滴折射的程度也不同,因此被分解形成了七色光譜。
彩虹的明顯程度和小水滴的大小息息相關。小水滴的體積越大,我們肉眼所能看到的彩虹就越明顯、越鮮亮;小水滴的體積越小,則越不明顯。

為什么彩虹能擁有七種顏色?
要知道,看似透明的太陽光本身就擁有七種顏色,光的折射與反射令這七種顏色以“彩虹”的形態呈現。一般情況下,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但當遇到了空氣中的小水滴時就會發生折射,就如光線在水中也會產生折射一般。
于是當陽光照射到小水滴時,看似透明的太陽光會先折射一次,然后在小水滴的背面發生反射,最后離開小水滴時再折射一次。于是小水滴就把陽光分解成了7種顏色的光,再加上光折射的角度因顏色的不同而不同,所以7種顏色會以不同的順序排列起來,形成七色光帶。

為什么彩虹是弧形的?
當一道光束碰到了水滴,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光可能暢通無阻,直接穿過去;另一種是它可能碰到水滴的前緣。
在進入時,在水滴內部產生彎曲,接著從水滴后端反射回來,再從水滴前端離開,然后折射出來。光穿越水滴時彎曲的程度,是根據光的波長(即顏色)而定的。
在七色光中,每種顏色的光都有對應的波長,且不同波長的光穿過水滴時會有不同的彎曲度。其中,紅色光的彎曲度最大,橙色光與黃色光次之,依次類推,彎曲最少的是紫色光。
此外,彩虹之所以是彎曲的,還與地球本身就是一個球體并且被厚厚的大氣覆蓋有關。
彩虹是大自然的巧妙一景,也是解釋光學知識的活教材,民間還流傳著許多和彩虹有關的氣象諺語,如“東虹日頭西虹雨”等,能夠根據彩虹出現在天空中的位置,預測未來的天氣。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