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由開啟,
好像復活。
牌坊下仍有面罩防護服。
臺上人已經解下口罩,臺下人還在堅守這層塑料。
他們希望一直穿著。
魯迅寫過。
搞笑。
2.
聽到一個按摩名稱,“柔式”。
不過是花樣,
現在卻說是養生,一個女子在視頻里講解,“一點帶動一線,一線帶活全身”。
但是,有人在知乎里這樣告誡:“你不一定受得了那種按摩,只管起飛不管降落。”
“新十條”似乎宣告,石頭摸完了,過河了。
3.
目前,你不認識十個二十個個的羊羊羊,那你該檢討下自己的社交能力啦!
對這個病毒,我很清楚。
每個人都有可能是病毒攜帶者,你我他都一樣。
不要跟我來科普怎么回事,怎么預防,怎么吃藥。
我比你都清楚,我相信,我比周圍任何人都清楚,包括已經親歷過的親友。
你的經歷只有參考性,沒有代表性,懂不?
躲過爆發期,就是勝利。雖然,很有可能躲不過。
奧密克戎出現之后,我就已經做好了準備,感染的準備。
所以,我不怕。該來的自然會來,該走的自然也會走。
片刻越來越短暫。
如果變成“瞬間”,進而“剎那”,豈不就會失憶?
4.
呆在記憶中比較安全,但記憶會制造煩惱。
前天晚上和朋友聊天,朋友說,她總覺得她們家不會感染。
我就笑,你哪里來的迷之自信?
昨天早上八點,她微我,壞了,兒媳婦發燒了,很難受。抗原陽。
人是流動的,嚴防死守都是無用功,更何況放開呢?
封控的只是人,不是病毒,人是活的。
違背科學的東西失敗是必然。
5.
專家說第一波在三個月,那就等三個月吧。
我猜,兩個月不到。
在這期間,或許會中招一次。
然后梳理中招幾率排序前五:
工作
電梯
外賣
搶藥
婚喪嫁娶
婚喪嫁娶,人類標志性迷惑行為。
跨階級,跨種族,跨文化,跨意識形態。
6
不會自我解嘲說,早晚都會感染。
躲過第一波爆發期尤為重要。
爆發期感染,很容易第二波時候二次感染。間隔時間太短,不會有危險,哪怕你沒有任何藥物。
但是的但是的但是,
短時內出現二次感染,免疫系統會受到重創。
會影響你未來的日子,尤其是小孩子。
所以,逃過爆發期,就是勝利。
本輪疫情,癥狀最輕是小孩子,好的最快的也是小孩子。
7.
收到朋友寄過來的一箱藥物,表面消殺。
余生太短,好高騖遠太浪費。
某些黑暗時刻,隱秘的一線光亮的微啟,足以閉月羞花。
8
沒有新冠也不會永生。
沒有什么大不了,你準備好了嗎?
進入和病毒正面交鋒階段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