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60me"></strike><ul id="q60me"></ul>
    <ul id="q60me"></ul>
  • <fieldset id="q60me"><input id="q60me"></input></fieldset>

    硫酸鈉的相對分子質量(過二硫酸鈉的相對分子質量)

    華峰博客 125

    歸納整理

    酸、堿、鹽是初中化學中三種極其重要的物質,學習時必須從其宏觀組成、微觀構成、物質分類、溶液的導電性、溶液的酸堿性和酸堿度等方面做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為理解和掌握其化學性質和用途打下堅實的基礎。

    1.酸

    (1)組成的共同點:酸中都含有氫元素和酸根,但學習中需要注意:①含有氫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H2O,CH4以及鹽

    類物質中的NaHSO4等,它們雖然含有氫元素,但并不屬于酸;②含有酸根的化合物也不一定是酸,如鹽類物質。酸分子溶解于水時,能離解產生自由移動的H+和酸根離子,酸的水溶液能導電。要牢記:酸指的是溶于水時離解產生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這也正是酸類物質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的根本原因。

    (2)酸的分類:根據酸的組成和性質可將酸分為:①含氧酸和無氧酸,如H2SO4、HNO3等屬于含氧酸,HCl、H2S等屬于無氧酸;②揮發性酸和不易揮發的酸,如HCl、HNO3等屬于揮發性酸,H2SO4、H3PO4等屬于不易揮發的酸;③穩定性酸和易分解的酸,如H2SO4、H3PO4等酸不易分解,H2CO3等酸易發生分解。

    (3)酸溶液的pH:酸溶液的pH<7,且pH越小,酸性越強

    (4)常見的酸:①鹽酸—HCl;②硫酸—H2SO4;③硝酸—HNO3

    2.堿

    (1)組成的共同點:堿(除氨水)中都含有金屬元素和氫氧根,但學習中需要注意:含有氫氧根這一原子團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堿,如Cu2(OH)2CO3、Mg(OH)Cl等鹽類物質,它們雖然含有氫氧根,但并不屬于堿。堿溶于水時能離解產生自由移動的OH-和金屬離子,堿的水溶液能導電。要牢記:堿指的是溶于水時離解產生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堿的水溶液中都含有OH—離子,這正是堿類物質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的根本原因。。

    (2)堿的分類:根據堿的溶解性可將其分為可溶性堿和難溶性堿,如NaOH、KOH等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Cu(OH)2(藍色)、Fe(OH)3(紅褐色)等難溶于水。

    (3)堿溶液的pH堿溶液的pH>7,且pH越大,堿性越強。

    3.鹽

    (1)組成特點: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但需要注意的是,鹽溶解于水時離解產生的陽離子不一定全都是金屬離子,而產生的陰離子也不一定全部是酸根離子。

    (2)鹽的分類:①根據含有相同金屬離子進行分類:鈉鹽、鉀鹽、鈣鹽等;②根據含有相同的酸根離子;鹽酸鹽、硫酸鹽、硝酸鹽、碳酸鹽等。

    問題探究

    問題1某食品防腐劑是一種酸的鈉鹽,其中各元素的質量分數為:C:58.33%,H:3.47%,O:22.2%,Na:16.0%。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至少為 ( )A.144 B.72 C.36 D.54

    [分析]鹽中含有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若該鈉鹽的酸根用X表示且化合價為—n,則其化學式為NanX,其中n的最小值為1,根據此值可求出該鹽的相對分子質量的最小值:23/16.0%==144

    [答案]A

    問題2酸、堿、鹽三種化合物中:

    (1)一定含有氫元素的是 、可能含有氫元素的是 ;

    (2)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 、可能含有氧元素的是 ;

    (3) 可能含有兩種元素、 一定不可能含有兩種元素。

    [分析]解決該問題可把有關概念作為思維的"原點",把"化抽象為具體"作為分析的一種方法。以問題(1)為例:根據酸和堿的概念發現其中無一例不含有氫元素;通過在熟悉的物質中尋找含有與不含有氫元素的鹽,便可知道鹽中是否一定含有氫元素。

    [答案](1)酸和堿 鹽 (2)堿 酸和鹽 (3)酸和鹽 堿

    問題3混鹽一般是由一種陽離子與兩種酸根離子組成的鹽,如:Ca(NO3)Cl。漂白粉中有一種混鹽CaOCl2(其中鈣元素化合價為+2,氧元素化合價為-2)。(1)請將該混鹽改寫成如Ca(NO3)Cl的形式,其化學式表示為 。(2)該混鹽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

    [分析]CaOCl2中鈣元素化合價為+2,氧元素化合價為—2,鈣、氧兩種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則其中氯元素定有正、負兩種化合價且分別為+1、—1。依據Ca(NO3)Cl的化學式可知其中含有Ca2+、NO3—、Cl—,則CaOCl2中含有Ca2+、ClO—、Cl—。

    [答案](1)Ca(ClO)Cl (2)+1、—1

    問題4氧化銅是一種黑色固體,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學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種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銅溶解.請你和他一起通過下圖I、II、III三個實驗完成這次探究活動。(1)你提出的假設是 。

    (2)通過實驗I可以證明 。

    (3)要證明另外兩種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銅,還需要進行實驗Ⅱ和Ⅲ,在Ⅲ中應該加入 。

    (4)探究結果為 。你認為除實驗Ⅱ和Ⅲ所用試劑外,還能夠溶解氧化銅的一種常見物質是 。

    [分析]此題應用對比實驗確定稀硫酸中的哪種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銅溶解,對比實驗就是控制變量實驗。本實驗涉及H2O、H+、SO42-三個變量,實驗I通過控制H+、SO42-不出現,能得出H2O不能使氧化銅溶解的結論;由于II中同時出現了H2O、H+、SO42-三個變量,因此實驗III中一定要控制H+不出現但SO42出現-或SO42-不出現而H+出現。

    [答案](1)溶液中的H+使CuO溶解 (2)H20不能使CuO溶解 (3)鹽酸(或硫酸鈉溶液) (4)溶液中的H+可以使CuO溶解,H20、SO42-不能使CuO溶解

    稀硝酸(或鹽酸)

    解后反思:

    學以至用

    一、選擇題

    1.酸和堿的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

    A.氫元素 B.氧元素 C.氮元素 D.金屬元素

    2.有關酸、堿、鹽、氧化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酸和堿一定含有氫元素 B.鹽和氧化物一定含有金屬元素

    C.堿和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D.酸和鹽一定含有非金屬元素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酸、堿、鹽中都含有原子團

    B. 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藍色的物質一定屬于堿

    C.鹽溶解于水時離解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金屬離子

    D.堿溶解于水時離解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

    4.在a.單質、b.氧化物、c.酸、d.堿等四類物質中,經一步反應可以生成鹽的是( )

    A.只有abc B.只有cde C.只有abd D.abcd

    5.將Ag的燒堿溶液與Bg的硫酸銅溶液充分混合,將反應所得的混合物過濾,得藍色沉淀物和無色濾液。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濾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銅 B.濾液的pH一定等于7

    C.濾液的質量一定小于(A+B)g D.濾液中含有的溶質只可能為一種

    6.某鹽中所含有的元素>2種,其溶液中只含有一種溶質且陰、陽離子的個數比為1:2。

    關于該鹽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可能含有NO3— B.一定不含有Cl—

    C.一定含有金屬元素 D.只含有三種元素

    二、填空題

    7.理性推測是化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手段。A、B、C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化合物,其中C是正鹽,已知:A+nB =C +H2O (方程式已配平),n為化學計量數。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當n=1時,B是一種常見的酸,其相對分子質量是98,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0。則B的化學式為 ,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經推測A的化學式為 。

    (2)當n=2時,請各列舉出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

    若A是一種酸性氧化物 ;若A是一種堿性氧化物 。

    8.某課外興趣小組,確立了"酸堿中和生成的正鹽溶液的性質"作為研究課題,在研究中他們發現,正鹽雖然不能電離出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但是其溶液卻不一定呈中性,有的呈酸性,有的呈堿性。為什么呢?鹽溶液的酸堿性與什么有關呢?由"組成、結構決定物質性質"的觀點出發,他們又進一步從組成特征上去找原因, 發現正鹽溶液的酸堿性與對應的酸和堿的強弱有關。他們將實驗結果統計如下:

    ⑴請你根據上表歸納出正鹽溶液的酸堿性與對應酸、堿的強弱關系:

    ⑵根據他們的發現,請你判斷硝酸鈉、硝酸鐵、硫酸銅、氯化鉀、磷酸鈉、碳酸鉀六種溶液的酸堿性,其中溶液呈酸性的是 、呈堿性的是 、呈中性的是 。

    9.判斷含氧酸(含有氧元素的酸)酸性強弱的一條經驗規律是:含氧酸分子的結構中含非羥基(羥基為—OH)氧原子數越多,該含氧酸的酸性越強。

    (1)根據以上信息可知,上表中X== 、Y== ;

    (2)按照下列要求,請從不同的角度比較磷酸和硫酸:

    ①相同分子數時,物質的質量:磷酸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硫酸;

    ②溶液的質量及溶質的質量分數均相同時溶液的pH:磷酸溶液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硫酸溶液。

    三、簡答題

    10.已知硫酸氫鈉(NaHSO4)溶解于水時離解生成兩種陽離子和硫酸根離子。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離解生成的陽離子是哪兩種?

    (2)硫酸氫鈉是不是酸?為什么?

    11.小明學習了鹽酸、硫酸后,知道它們的化學性質有許多相似之處。由此他聯想通過實驗探究食醋中的主要成分醋酸的化學性質(實驗室能提供小明所需的各種儀器和藥品)。請推測,他通過實驗能得到有關醋酸化學性質的哪些結論?(至少說出三點)

    四、實驗探究題

    12.某學生為證明濃鹽酸具有揮發性和碳酸具有不穩定性,設計了如下實驗:

    (1)將石灰石和濃鹽酸反應產生的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來證明濃鹽酸的揮發性。

    (2)將上述已變紅的石蕊試液加熱煮沸.就可證明碳酸已分解。試分析實驗設計的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實驗(1) 。

    實驗(2) 。

    1.A 2.B 3.D 4.D 5.A 6.B

    7.(1)H2SO4、40、MgO (2)CO2+2NaOH=Na2CO3+H2O(或SiO2、SO3、SO2等+2NaOH或KOH等)CuO+2HCl=CuCl2+H2O(或CaO、BaO、MgO等+2HCl或HNO3等);

    8.⑴強酸和強堿生成的正鹽溶液呈中性;強堿與弱酸生成的正鹽溶液呈堿性;強酸與弱堿生成的正鹽溶液呈酸性。⑵酸性:Fe(NO3)3、CuSO4;堿性:K2CO3、Na3PO4;中性:NaNO3、 KCl。

    9.(1)1、2 (2)①等于 ②大于

    10.(1)Na+、H+ (2)不是酸,因為碳酸氫鈉溶于水時離解產生的陽離子不全都是氫離子

    11.(1)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不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色;(2)能和某些金屬單質發生置換反應;(3)能和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5)能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5)能和碳酸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12.(1)不合理,因為CO2 通人紫色石蕊故液,試液也能變紅,故不能直接驗證濃鹽酸的揮發性。(2)不合理,因為加熱煮沸不能除盡氯化氫.故不能直接驗證碳酸的不穩定性。

    提示;對化學實驗的現象分析要關注有沒有干擾因素的存在。

    上一篇:

    下一篇:

    ? 同類閱讀

    分享
    ? ?
    ? ?
    加勒比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主播精品在线| 91精品国产高清91久久久久久| 日韩一区在线视频| 四库影院永久在线精品|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字幂| 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蜜臀|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狠| 99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2区3区| 国产手机在线精品| 久草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美香港a一级毛片| 日韩GAY小鲜肉啪啪18禁| 日韩成人毛片高清视频免费看 | 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免费观看|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文|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小说 | 日韩高清国产一区在线| 日韩午夜理论免费TV影院| 亚洲第一页日韩专区| 日韩久久久久久中文人妻| 国产日韩亚洲大尺度高清|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高清在线| 伊人天堂av无码av日韩av| 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老子午夜精品我不卡影院|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国产系列高清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