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價關系類型:
1、量增價漲
① 多頭初升段:可能為底部完成的信號,新高量通常有新高價。
② 頭整理結束:可能是股價結束的多頭發動信號。
③ 多頭末升段:注意多頭力竭的信號,以防主力拉高出貨。
④ 空頭盤整反彈:量增價漲反彈持續,量增價不漲暗示反彈結束。
⑤ 空頭末期的盤底:股價進入盤底期,筑底完成,趨勢將由空轉多。
2、量增價平
① 谷底時期:股價可能進入止跌打底,一般投資人宜暫時觀望。
② 多頭初升段:暗示籌碼良性換手,或是主力介入吃貨。
③ 多頭主升段:股價走勢即將進入回調的先兆,有主力短線出貨的疑慮。
④ 多頭回調整理:整理過程中,注意是否破壞多頭關卡,若未破壞則將出現多頭末升段,被破壞則提防盤頭。
⑤ 多頭末升段:暗示主力積極出貨,注意股價出現多空反轉信號。
⑥ 空頭主跌段:逢低買盤嘗試介入,暗示將出現反彈行情。
⑦ 空頭盤整或反彈:注意是否為反彈尾聲,股價將持續下跌走勢。
3、量增價跌
① 多頭主升段:暗示有主力進行吃貨。
② 多頭末升段:高位賣壓沉重,無法消化賣壓股價將進行反轉,亦為標準的主力出貨模式手法之一。
③ 空頭主跌段:代表賣壓沉重,股價下跌趨勢暫時無法改變。
④ 多空盤整反彈:空頭為反彈結束的表現,多頭為整理的修正幅度擴大。
⑤ 空頭末跌段:特定人士進場承接,只是不能再破底。
4、量平價漲
① 多頭初升段:暗示攻擊力道不足,漲勢不會持久。
② 多頭主升段:量能不足的表現,雖然行情可以持續,但需隨時注意賣點。
③ 多頭回調整理:暗示回升力道不足,股價持續整理。
④ 多頭末升段:多空力道進入均衡,多頭轉強續漲,空頭轉強則形成反轉。
⑤ 空頭末跌段:大部分人處于觀望,也有可能是主力進場試單。
5、量平價平
① 谷底區:多空不明,暫時采取觀望。
② 多頭回調整理:暗示修正將告一段落,等待進場時機。
③ 空頭盤整反彈:即將出現反彈結束的信號。
6、量平價跌
① 多頭主升段:若無特別大量出現,通常是散戶賣單。
② 多頭回調整理:走勢低迷,等待積極的攻擊信號。
③ 空頭初跌段:賣壓不大,下跌幅度有限,下跌趨勢亦不容易改變。
④ 空頭主跌段:賣壓縮小,股價有機會出現反彈。
⑤ 空頭盤整反彈:進入盤跌走勢。
⑥ 空頭末跌段:低位已經有限,注意止跌信號。
7、量縮價漲
① 多頭初升段:漲勢有限,并注意是否轉成反彈波動的走勢。
② 多頭主升段:籌碼鎖定,屬于惜售行情,尚有高點可期。
③ 多頭回調整理:暗示回升不易,并宜防盤整失敗。
④ 多頭末升段:漲勢已弱,股價將出現反轉或是盤頭走勢。
⑤ 空頭盤整反彈:拉高解套或是短空進行回補所形成的反彈走勢。
⑥ 空頭末跌段:嚴重下跌后形成的反彈惜售走勢。
8、量縮價平
① 谷底時期:持續探底或是量已見底,須以后續走勢分析。
② 多頭初升段:追價買盤不足,漲勢有限,V形反轉走勢除外。
③ 多頭主升段:積極追價的意愿降低,暗示即將進入回調整理。
④ 多頭末升段:股價即將進入盤頭走勢,不容易再創新高。
⑤ 空頭主跌段:賣壓減緩,行情將有機會出現反彈。
⑥ 空頭末跌段:持續探底,但是賣壓已經減緩,低位有限。
9、量縮價跌
① 谷底時期:進行盤底走勢,應注意底部完成信號。
② 多頭主升段:在遇壓后回調,股價將有機會止穩。
③ 空頭初跌段:多方承接力道減弱,屬于跌勢的開始。
④ 空頭主跌段:股價將持續下跌,為探底、殺多的走勢。
⑤ 空頭末跌段:買盤停滯,賣壓減輕,有機會進入谷底期。
一、量價理論基礎
股票的價格和成交量是兩個最基本的要素,尋找成交量和價格之間的必然的邏輯關系,是錯誤的思維,應該是根據成交量和價格的變化,來分析大眾對這只票的心理和買賣意愿與買賣力道,尋找股價阻力最小的方向,從而確定該進入市場還是該退出市場。價格的高位和低位一般都是以大換手率為標志的,因為這樣才能完成籌碼的派發和收集。
如某只票一路縮量陰跌,突然某日放量上漲,說明之前陰跌時,沒人買,現在的放量,是買盤涌入。為什么很多股票在高位上漲時,不放量還能繼續漲呢?因為主力有大量籌碼,散戶手里沒多少籌碼,漲,也沒人賣,所以可以縮量繼續漲,主力想怎么拉就怎么拉。放量,是有假的,主力可以對倒放出來;縮量,主力是沒有辦法做出來的。人們老是抱怨K線和成交量有騙線,那是因為他們識別不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通過量來識別K線的真偽,也是一種看圖的方法,不參照量,光看K線,是容易被騙線迷惑的。單根量也不容易識別的,一般要通過一組量來識別。放量與縮量,通常能顯示大眾的心理或主力的心理,所以,做股票,有時只需要的K線和成交量就夠了,不需要太多的指標。什么價漲量升、價漲量縮等等,反映的是買賣的心理狀態,也反應了一只股票的市場狀態,根據這種狀態來確定可以進入或是不可以進入,這才是正途。如果我們以量升就推測價要漲等等,想藉此尋求其必然聯系,那是誤入歧途。大多數人喜歡看股票放量,不喜歡看縮量,其實相當部分的人看到了假的,沒去看真的,放量只有在關鍵位置才有意義,除此之外,大多數的放量都沒意義的。關鍵位置,主要是指關鍵的阻力位和支撐位,一旦這些關鍵位突破后,就需要看縮量了。要看阻力位和支撐位放不放量,那么這個阻力位和支撐位主要應該以成交密集區來確定。
下降通道中的股票,縮量陰跌,多半是有人賣,無人買,所以,縮量陰跌的票,多半還要跌。如果一旦放量,就有可能是新的買方力量的增強,真與假,又要通過以后的縮量來加以甄別價量分析,是要結合K線的所處位置來看的。
換手率、漲幅、K線位置、趨勢、市場心理結合起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揣度買方和賣方誰是主導。
同一種量價形態,牛市跟熊市分析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不一樣,因為市場心理不一樣;個股的量價分析跟大盤的量價分析也有不同,因為個股更注重控盤程度,大盤更注重大眾的參與度,更注重入市的資金量。
總之,放量有可能做假,縮量相對較真,重點要從縮量處分析,因為這是主力不作為的情況下的市場狀態,是一種相對較真實的狀態,從這里縮量來分析是因為買的少還是賣的少,然后再根據趨勢和K線的位置來分析主力是做多的意愿還是做空的意愿,從而決定我們是進場還是觀望。當然,縮量與放量,并不一定拿兩天來比較,更多的時候是拿兩段時間來比較。我更多的時候是比較換手率。比如,今天某只票的換手率比昨天的換手率低,就是縮量。多少算放量,多少算縮量,實際上并沒有一個可以遵循的規律,也沒有放之四海皆真理的絕對數據。很多時候只是一個勢,即放量的趨勢和縮量的趨勢,這種趨勢的把握來自于對前期走勢的整體判斷以及當時的市場變化狀態,還有很難說明白的市場心理變化。我通常是以換手率進行研判,從換氣率來把握量的勢。
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典型的現象是一只股票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地量(換手率大多數時候小于3%)后,上漲初期需要價量配合,上漲一段后則不同了,主力控盤個股的股價往往越是上漲成交量反而萎縮了,直到再次放量上漲或高位放量滯脹時反而預示著要出貨了。股價的上漲根本沒有拋盤,因為大部分籌碼已被主力鎖定了,在沒有拋壓的情況下,股價的上漲并不需要成交量的,股價在下跌過程中不放量是正常現象,實際走勢中往往出現無量陰跌天天跌的現象,只有在出現恐慌性拋盤之后,再次放量才會有所企穩。其實放量下跌說明拋盤大的同時接盤也大,反而是好事,所以說頂和底都是要以放量為標志的。
股票總是沿著阻力最小的方向運動。我們通過K線圖上的陰陽K線和放大或縮小的成交量,能不能管窺阻力最小的方向呢?如果能,我想,有K線,均線,成交量就夠了,不需要太多的指標了。一只股票量的運行軌跡通常是:一段芝麻量,然后開始溫和放量,股價開始上漲,這個時期是吸貨過程,如果吸貨完成了,股價會向下打壓,當再次股價向上的時候,如果放量,則不能判斷主力是否吸貨完畢,如果是縮量上漲,那就是沒有拋盤了,那么股價就會沿這個阻力最小的方向運動,當漲一定程度后,放量滯漲,股價向上的阻力大,向下的阻力小,股價向下運行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然后常常會縮量陰跌,這時候的縮量,通常是因為沒有接盤,直到出現恐慌性拋盤后放量,才會是底,這時候的放量表明拋盤大,接盤也大,如果接盤不大,拋盤怎么成交呢。這時候,底部區域已經悄然到來。然后又重復以上過程。
成交量的放大,是表示分歧很大。可能是:
1、大眾不看好,拋,少數人看好,接。(類似于主力接盤);
2、少數人不看好,拋,大眾看好,接!(類似于主力誘多出貨)。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大多數的股票而言,搏奕的對象是散戶(大眾)跟主力(少數),所以,你只有確認了是散戶在進,才能說大眾看好,也只有確認了散戶在拋,才能說大眾不看好。
股票的拋盤壓力的大小,主要是以成交量來看,輔之以價格參照,主力做多與做空的意愿,主要以價格走勢來看,輔之以成交量來參照,并不能單純的都以價格為主或者單純的以成交量為主來分析一只股票。主導思想是尋找阻力最小的方向,當然,在這個指導思想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悟的。
買入的方式通常是兩種,一種是在股票突破時買入;另一種方式是在低位向上轉折時買入。突破買入主要是在突破了阻力位后的買入方式,追漲停也屬于突破買入,看好殺入幾十萬手就封停的股票,因為它表明沒多少人賣,少量的單就能封停。它已經反映出了買賣力道。小單封停,跟縮量上漲在本質上是一個道理。轉折點買入適合于波段操作。
幾點說明:
①、成交量可用換手率來衡量,換手率是一個很好的指標。
②、下跌破位不需要成交量,是因為沒有人買。拋盤的見當下價位沒人買,就繼續往下面的價位打。量價的分析,是要結合市場心理才行,對股票的分析,如果脫離了市場心理,就是形而上學。
③、股價與成交量沒有必然的聯系,我們應該是根據在某個價位,出現什么樣的成交量,然后看能不能確定股價阻力最小的方向。
④、成交量跟隨趨勢,是要根據K線的位置來看的,成交量與股價的趨勢是背離-同步-背離-同步的節奏。
⑤、成交量的遞增說明控盤較好,但該股票安不安全,還要看股價所處位置。暴增的原因很多,很多人都會找出很多原因的,記得有位大師說過,尋找原因和解釋市場是無意義的。
量價理論基礎:
成交量跟隨趨勢是道氏理論的前提之一。美國的卡西迪研究員對此作出了深刻的研究。研究結論大概如下:在多頭市場中,成交量應當跟隨主要趨勢的發展而遞增,簡單的說,就是上漲放量;與主要趨勢向逆的成交量發展應該是遞減的,也就是說下跌縮量。所以在上漲過程中,當股價有了一定漲幅的時候,通常會回調一下,有時候是主力震倉,這時候,回調應該是縮量的。但是,大家特別要注意這個但是,成交量的上漲特別要注意上漲的形態,要區分遞增與暴增的區別,因為,這個對后續趨勢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上面所說的成交量跟隨趨勢僅僅局限于遞增的情況。
二、成交量分析
一般人說股理,幾乎都說到了量能。因為量是最直接傳達的信息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博弈過程。
上圖所示,我們看到A點當日放出了一根量能,量能的產生一定是由多空雙方共同產生的,有買必定有賣,有賣必定有買,這是個雙向的成交量。而此處的放量基本就說明了此處出現了多空雙方的爭峙。那么此時多空雙方對戰后的結果是什么呢?后面的B點K線震蕩均在當日收盤價上方進行,即表示在A處充當多頭量能的資金,通過幾個交易日后,仍處于贏利狀態,那么此時說明了A點的多頭力量此時就是這場博弈競局的勝者,而后的上漲也充分說明了多頭力量勝者的現實!當通過B點的震蕩,從成交量獲知了A點多空雙方博弈的勝者為多頭,則實戰操作中也可以跟隨進入,此時就能跟隨多頭獲取更豐厚的利潤。
大家都開始逐漸清楚了如何通過量能發現博弈的勝者,而使自己的操作也獲勝了。其實這個關系就是量能突破關系。即后面的走勢證明了前面介入的資金為贏利資金。那么我們的選擇介入點應該是什么時候最好呢?再來看下面的圖例: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量能平臺突破后,股票橫盤的時間比較長,如果較早介入的話,則需要忍耐非常長的時間,就算后面真能賺錢,估計也會有大部分投資者因無法預知后面走勢而產生信心動搖,導致本來贏利的操作仍然功虧一簣。所以選擇一個較好的突破點介入,才能真正在短期內快速贏利!
在實戰當中,當第一個博弈量能出現的時候,我們需要觀察的是這些博弈多頭資金什么時候才出現第二次進攻,而此時的第二次進攻,就是我們同時的介入點,此時我們就稱為量能突破。
按照我們的量能平臺突破方式,其畫平臺線的方法是以近期量能最大一天的收盤價為平臺線的標準,無論該天K線是陰線還是陽線,都是按當天的收盤價進行。
計算量能平臺的原則是以成交量最大的當天收盤價點位,所以如果后面成交量超過前期成交量,則按后面最大的成交量的收盤價來計算量能平臺,此時就會出現量能平臺的轉移。
從上圖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后量超前量,導致量能平臺上移的標準圖形,而每次的放量突破,都是一次較好的實戰介入點。
這個量能平臺是個動態,因為股市本身就是個動態,而實戰理念無法達到動態效果,則說明那些理念是無效的。所以這個市場上也有許多成功率高的指標公式,但是實戰效果卻并不好,就是因為他們僅僅是個數據模型的高成功率而已。
1、橫盤式平臺突破型
這是平臺突破的最常見一種方式,此時一般我們要求量能的放出應該是在建立平臺的時候放出,而建立平臺后應該以縮量方式運行,此時的量能平臺突破就是有效和有力度的。
2、強勢橫盤調整突破型
強勢的股票經過一段放量上攻后,會出現短暫的調整,此時的調整周期短,幅度小,此時出現的量能再次突破,將是強勢追漲的又一介入點。
3、反轉量能突破型
平臺突破不僅僅局限于一段時間的橫盤,而一天的放量,同樣可以出現量能突破,此時狙擊同樣可以達到較好的贏利。
此種量能反轉型就是值得期待的一種暴漲贏利模式。當然,要把握此種量能突破型的難度也非常高,這里再重點說說這種量能反轉型。
由于此時的量能突破在K線形態上并不屬于橫盤狀態,僅僅是一天行情的量能平臺突破,在突破時就有兩種方式突破:縮量和放量。突破前期反轉量能,如果呈現縮量狀態,則表示第二天參與到量能博弈的多空雙方都開始減小了,此時應該表示的是昨日參與的博弈多頭已經能很好的控制盤面了。此時的個股一般具備波段行情,而不是井噴反轉行情。
由于井噴行情運行時間短,所以必須短期內快速發現行情,并捕捉它,才能贏取快速行情!此時一般是當第一天放出量能后,在第二天必須繼續放量,如果出現縮量情況,則縮量調整時間不能超過2個交易日,此時的放量突破則會出現井噴性質。
此時的井噴量能平臺突破,大部分情況下都要后量超前量。由于量能的不斷放大,新的博弈資金不斷介入,從而才能掀起主升浪潮,而真正的主力才能全身而退。
從井噴行情的總結來看,啟動初期一般均以大陽線的方式進行拉升,主要目的就是要快速的擺脫各種壓力位,從而造成形式上的突破,才有進行井噴的基礎。所以追擊這樣的井噴行情,一般要求高位追入,拉大陽線后(7%的漲幅為單日大陽線)再介入,才能保證此時的拉升為井噴行情,而此時的最高介入,可以收獲后面快速而有力的超級上漲行情。
由于這樣的行情具備啟動快,周期短,漲幅高的特點,所以這樣的機會一年只要把握兩、三次,則足以跑贏整個股市了。
趨勢理論中的順勢而為是大家熟悉的一種操作方式,實順勢而為的實戰買點講究的是及時在股票趨勢出現拐點向上的時候立刻介入,從而把握最低的追漲風險和最高盈利效益。
沒有只漲不跌的股市,也沒有只跌不漲的股市,那么在下跌過程中或上漲過程中就會出現波段的拐點。那么當趨勢拐點出現的時候介入股票,也是一種非常好,非常有效的贏利模式。????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