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南宋最豪邁的詞人,他是南宋最勇猛的將軍。陸游曾這樣評價他: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
他叫辛棄疾,他是一個戰士,最大的心愿,就是馳騁疆場,收復河山。可是,他卻成為了一個詞人,留下幾百首詩詞,慨嘆那無奈的人生。
作為宋代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我們不能不讀辛棄疾,不能不去體會一代詞宗的心路歷程。

1.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做夢都在上戰場,奮勇殺敵,他不懼生死,只為一雪前恥,收復故土。
據說,辛棄產臨死之前,都在大喊“殺賊”,這是他一生的執念。
2.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
一直在尋找那個心儀的人,百尋不得,忽然間回首之際,卻發現,那個人就在燈火零落之處。
百轉千回的常態背后,醞釀的也可能是驚喜。
人生,何嘗不是帶著孤獨的背影出發,在無數個日日夜夜里獨自打磨,熬到最后,突然在某個不可知的當下,遇見了心中無法割舍的夢想。

3.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皎潔的月光從樹枝間掠過,驚飛了枝頭喜鵲,清涼的晚風吹來仿佛聽見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陣陣蛙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唯有平靜祥和的鄉村生活,能讓辛棄疾暫時忘卻悲傷。
4.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歷經千古的江山,再也難找到像孫權那樣的英雄。
辛棄疾渴望一個像孫權一樣的英雄,實現那個收復故土的夢。
5.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人年輕的時候不懂憂愁的滋味,現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想說卻說不出,卻說道:“好個涼爽的秋天呀!”
每個成年人,都有一堆下酒的故事,不能提,不能碰,想想就掉淚。
喜歡談論痛苦的往往是不識愁滋味的少年,而飽嘗人間苦難的老年貝多芬卻彈起了歡樂頌。
6.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清平樂·村居》
作者用輕筆淡墨,描繪了一幅農村的風俗畫,描繪了和諧、美滿,富有情趣的一家人,充滿了生活氣息。
唯有家人,唯有孩子,能治愈人內心的悲傷。
7.
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
——《水調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悲哀之中沒有比生離死別再傷情,快樂之中沒有比結識一位新朋友再快樂幾層,這是古往今來的兒女本性。
世間最快樂的是交到新朋友,最悲傷的是離別。
8.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縱然用千金買了司馬相如的名賦,這一份脈脈深情向誰傾訴?
辛棄疾要傾訴的,從來不是愛情,而是那一腔報國之情。

9.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我看都把那長達幾萬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東邊的人家換換種樹的書吧。
人到最悲傷的時候,會自嘲。一腔報國之情無處安處,只得將那萬字治國之策丟掉了。
10.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只可惜時光如流水一般過去,我真擔心著風雨飄蕩中的國家,時間如白駒過隙!連一拭英雄淚的紅巾翠袖也無人喚取了。
年紀越大,就越擔心歲月流逝。因為時間走了,帶走了希望。
11.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千百年的盛衰興亡,不知經歷了多少變幻?說不清呀。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
時光從來不曾駐足,更不會為誰停留。可有些事情再不做,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12.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不恨我不能見到疏狂的前人,只恨前人不能見到我的疏狂而已。
誰說辛棄疾只會悲傷,他也很狂的說。

13.
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我最尊敬你那聞雞起舞的壯烈情懷,你曾說過:男子漢大丈夫,抗金北伐的決心至死也會像鐵一般堅定。我等待著你大顯身手,為恢復中原作出重大的貢獻。
丈夫許國,實為幸事。中國人與生俱來永不屈服的民族氣節正是中國的脊梁。
14.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賀新郎》
我看那青山瀟灑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樣。
我見眾生皆草木,惟你是青山。眾生看我皆草木,唯你視我如青山。

15.
人言頭上發,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人們常說頭上的鬢發,總是在愁苦中變白的。那么我真該拍手笑話江上的沙鷗了,它們渾身雪白,莫非一身都是愁苦么?
以前讀,覺得挺可愛的,了解辛棄疾人生后,讀起來真的心疼了。
16.
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李陵到河邊轎頭送別蘇武,回頭遙望故國遠隔萬里,與故友永遠訣別。
古人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真是世間至理。
17.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我感到人生衰老,早年的情懷、趣味全減,面對著送別酒,怯懼年華流變。何況屈指指計算中秋佳節將至,那一輪美好的圓月,偏不照人的團圓。
當人老了,最怕流年,因為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眼之所看,皆是遺憾。
18.
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布被單薄,疾風驟雨的秋夜,從夢里醒來,眼前依稀還是夢中的萬里江山。
第一次看到最后兩句瞬間淚奔。單薄骯臟的衣衾,裹不住高貴炙熱的心。
19.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
如果不是眼下親自感受這離愁別恨的苦楚,根本不會相信這世上真會有人傷心白頭。
沒有人是生下來就會哀嘆的。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